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摩尔的善论概括为三个部分:善的本性、善的分类和善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对摩尔善论的理论得失作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学术界关于摩尔的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既是对人的内在品质的要求,又是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规范。诚信的伦理价值表现为三个方面:做人之本、为政之则和成业之道。诚信的一般涵义有普适性,但诚信伦理的存在范围、价值取向及作用机制都因社会文化土壤的不同而有所变异。中西方诚信伦理基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土壤而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我们设计了《应用伦理学研究》课程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四大板块:基础理论板块、中西比较板块、论文分析板块和提纲实训板块.在这种板块式教学模式进行过程中,从第一板块到第四板块,循序渐进,后一板块以前一板块为基础,每一板块各有其独立功能而又相互联系、步步推进,从而形成使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升的动态过程.本课程的改革力求将知识传授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基本知识为基础,通过文化差异比较、专题论文分析及实际拟题训练,促使学生实现从应用伦理学知识向应用伦理学领域科研能力的转化.本课程的改革,对于其他类似课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隐私观念——基于南华大学调查问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把握人们的媒体观、人生观、社会观与隐私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比较真实、具体地了解其隐私观的实际状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据此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大学生的隐私观念有所增强,这主要表现为对隐私及隐私权的一般性接受或认同,但在隐私的具体涵义及可能范围方面,则显得认识较为模糊,而且个体差异也比较大;虽然很多大学生的公共性意识都有提升,但与此同时,也还有不少大学生对于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尚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其隐私观念的细化和发展;大学生在其隐私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比一般居民更容易接受来自外部(比如西方)的价值观念,这一方面是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叉可能导致否定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现代价值的成分。在大学生隐私观念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从而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隐私观念上的偏差和失误。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应正视这一问题,把大学生的隐私观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隐私观。  相似文献   
5.
信息伦理学:从西方到中国及其全球性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献中,信息伦理学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类似于西方规范的信息伦理学模式。这种模式似乎是各种有关信息问题应用伦理学的“集装箱”。我们应当建立一种一般的规范的信息伦理学。在今天,不仅要有各自适应本国国情的信息伦理学,而且应当实现信息伦理学在全球信息通道中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感染     
道德感染是社会互动中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是在无说教、无压力的情境中互动双方心理上滋生的道德认同。因为有道德感染,才使互动的节奏更为合拍,互动效益得以更好地维系和发展,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社会风气日趋淳善。研究道德感染,就是要探索社会互动现象中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沟通桥梁,和道德输出与输入的机制,并力图借助于这些桥梁和机制,让道德灌注人心,滋润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互动双方的继续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一、关注信息传播的道德问题 所谓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发布和扩散。在信息领域,信息传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可以认为,不讲传播,空谈信息,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没有传播的信息,就像没有进入流通的产品一样,不会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吕耀怀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657-660,673
个人的数据隐私问题或信息隐私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凸显的最引人注目的隐私问题。不同的西方学者,为信息隐私保护给出了不同的伦理辩护。这些不同的伦理辩护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基于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伦理辩护和基于相对价值或工具价值的伦理辩护。在当代中国,与人们隐私观念的变化和对于隐私的法律保护的进展相比较,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伦理思考相对滞后。中国的学者应当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中,进一步增加个体利益的权重,赋予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以更为重要的地位。以此为信息隐私的伦理辩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根据,并为大众隐私意识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伦理向导。  相似文献   
9.
虚拟伦理与现实的道德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已经或正在构造出形形色色的虚拟世界。在有人参与的虚拟世界中,与现实社会一样,也会发生种种伦理问题。虚拟世界中的伦理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属性?虚拟伦理与现实伦理的关系如何?人们在设计虚拟伦理时,是否要遵循一定的客观尺度?关于虚拟伦理的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并非虚拟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一、虚拟世界的价值取向 所谓虚拟,是以数字化方式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及其过程的模拟,其中也包括在客观基础上通过发挥人的想象力而产生的对于某些非现实的事物的数字化建构。虚拟具有超…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信息化及其道德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的信息化带来诸多益处,也可能引起一些道德问题。为了使其始终健康发展,必须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道德控制。至少需要分别对教育、受教育和网络管理的行为作出相应的道德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