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595篇
科学研究   265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struggles of early career teachers and an understandable questioning of the preparation being offered by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Are our preservice teachers being given workable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o allow them to survive the early years? Is i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hat are primarily at issue here? Could it be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fundamental, to do with an underlying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about human nature, the desire to learn and the need to relate? I want to suggest that instruction abou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is too often built on an insecure and incompatible foundation of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world of sentient be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Ontology matters. Philosopher Spinoza divided the world of thought into ideas that were adequate – contributing to our well-being, potency and happiness – and those that were inadequate – leading us to feel weak, at the mercy of outside forces, and sad. I want to argue, with Spinoza, that inadequate ontologies lead to a sense of impotence and frustration, and that adequate ideas – a stronger ontology – can underpin and sustain a more durable pedagogy. I explore this idea by looking at some classroom events through a Spinozean lens.  相似文献   
62.
[研究目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的获取工作对反恐斗争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故在此针对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的智能检索机制展开研究。[研究方法]分析反恐情报信息的特征及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在反恐决策中的作用,研究当前常用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检索方式与不足,针对已有检索方式的缺陷,为满足智能检索机制所需,提出并构建基于本体的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智能检索机制,构建包含本体管理模块、用户问题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及智能检索主体模块等智能检索机制,并通过构建该智能检索机制实证模型,对该智能检索机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该智能检索机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可存取性、交互性及隐私性每提高1%,将会对反恐情报信息决策性证据获取成功率提高0.7701%~2.7990%,可为反恐情报信息分析与处理部门获取实时决策性证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意义】文物图像资源日益成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克服存在于图像资源内容与 形式上的“语义鸿沟”对其开发利用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必要面向文物图像资源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特征的精 细化映射与细粒度知识表示进行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文物图像资源知识表示需求与表示策略的基 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元构造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模型。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以著名绘画文物《历代 帝王图卷》为例,阐述了面向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表示需求进行知识元提取、构造与数据发布的具体流程。【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元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能够在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 层语义特征之间建立有效的语义映射关系,并通过与外部知识库的数据关联实现与开放关联数据网络的深度融 合。【创新/局限】本文从知识元角度出发,提出了文物图像资源的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对文 物图像知识元的自动提取以及基于知识元的图像资源知识发现方法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64.
吴霞  曾建勋  吴雯娜 《情报科学》2022,39(1):94-101
【目的/意义】为配合汉语主题词表(生物医学农业卷)编研项目的开展,适应生物、医学、农业领域术语系统 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科应用的实际需要。【方法/过程】本研究参考 UMLS、MeSH、SNOMED CT、AGROVOC、 CABi、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等国内外权威术语系统构建了生物、医学、农业领域《汉表》的顶层本体语义类型框 架。【结果/结论】该框架共包括62种语义类型及其属性,并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该语义类型框架的可用性。【创新/ 局限】构建的顶层本体语义类型框架能够为生物、医学、农业领域主题概念提供语义背景,在汉语主题词表(生物医 学农业卷)实际编制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65.
物联网基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存在数据量巨大、数据源异构的突出特点.通过建立和运行模拟系统,在数据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共享概念统一规范的本体库、结合云计算技术作为数据挖掘的支撑平台,对提高食品信息的数据挖掘效率,解决食品安全信息的泛在查询和在预警、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6.
语义网本体广泛应用于知识工程、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在教育、科研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广、概念多、高度抽象和理论化等困难,利用本体作为辅助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辅助学生理解、应用和实践离散数学知识,提出本体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教学思路与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以余华对文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理解为基础分析了余华前期先锋小说和90年代转型后的小说,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余华的文学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68.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与元数据方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炜  张亮 《情报学报》2003,22(2):148-154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角度考察元数据方案 ,认为元数据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图书馆各类对象的数据结构 ,影响着数字资源的管理方式和构件模型。同时元数据方案应该体现数字图书馆与一般因特网应用的不同之处 ,即数字图书馆是把因特网上形形色色的数据类型都视为 (或转化为 )具有特定结构的“包” ,以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的高度灵活的、可扩展的、具有互操作能力的体系结构 ,提供基于内容的组织、发布和检索等服务。元数据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是将资源的存储、表现、传输相分离 ,提供分层次的服务。元数据提供了所有这些功能语义内容与相互联系的基础。本文探讨了静态的和平面的元数据方案的一些缺陷 ,认为一套好的元数据方案必须解决站点级元数据与资源级元数据的关系问题 ,必须明确达到不同的系统对于元数据不同的功能需求 ,例如对于版权属性的揭示、对于资源保存属性的考虑、对于系统开放性的考虑等等。对利用知识本体 (Ontology)从方法论层面上解决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9.
真实与虚构以及二者之问的关系是小说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相关理论的追溯与爬梳,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关于真实性与虚构性的问题,并由此总结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虚实”范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70.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需要建立在相关学术评价指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基于领域知识的本体构建将为学术创新力的自动测度提供基础支持。[方法/过程]用手工方式构建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复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半自动化构建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的初始本体,加入CNKI期刊题录数据的高频关键词以丰富本体的知识。然后进行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和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本体的实例化。[结果/结论]以G3类题录数据为例,共建立了30 097个概念、41 484个实例以及320 609条关系,基本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