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6687篇
科学研究   500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42篇
综合类   58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2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214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中日是亚洲的近邻,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社会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巨大变化不甚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日观"、"轻日观"、"联日观"以及"防日观"等几种不同性质的日本观,这对以后的中日关系及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2.
“怀才不遇”是一种精神上的失望和痛苦。无论是乱世和盛世 ,那些古代的文士们常常感到怀才不遇。这种心态既来自外部 ,即社会 ;也来自自身 ,即自己的心理和性格。这种心态 ,对文人来说是一种苦难 ,但这种苦难也成就了他们 ,使他们的创作达到辉煌  相似文献   
943.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互补,观念上协调,但二者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显露出来。因此,扬弃传统道德观念,以现代法治精神为基准进行整合,是当前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的、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4.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面临一系列挑战。面对困难,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应明确指导思想,以稳定社会为第一职责,从效率优先原则向公平优先原则转变,重点抓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农村相关保险等重要的事稳定和发展的保险,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法律实施机制,将社会保障落到实处,在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向规范的制度建设迈进。  相似文献   
9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已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较之从前大大增加。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指导,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而分析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946.
强国爱民、图强进取,执着追求、矢志不移,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等是廖仲恺精神品格的重要内涵。学习和光大廖仲恺的爱国思想与实干精神,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既继承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又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了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48.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取得长足发展,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带来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同时,还应该从学术理论方面运用辩证的观点,审视当前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其做进一步研究、探索并加以改进,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949.
道德以其自律性要求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其局限性极大。在商品经济社会,法律已成为调节人们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处理社会冲突,营造和巩固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决定性力量。民法基本原则在坚持法律的他律性的同时,吸收了道德的自律性规范,通过在平等主体之间构筑公平、诚信、平等、自愿的社会基础,夯实社会的稳定秩序,实现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现了民法基本原则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50.
从大教育观念看,现代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社区是孩子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社区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只有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综合,整合三者的教育资源,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