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94篇
科学研究   5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水平大学学科费用系数的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假设“大学内部不同学科的花费相对不同”的前提下,以 20 所大学内设学院为基本单位,具体测算主要学科间的生均成本比例。通过对样本经费支出的多种统计,得出文科的学科费用系数为1,工科和农科为1.4,理科为1.6,医科和艺术类学科为1.8。  相似文献   
52.
何侃  丁勇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101-104
通过对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和系统分析,认为加强学科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错位发展则为高职院校突破学科建设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战略举措。结合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错位发展战略三基点:"学科建设特色化"、"学科建设科学化"和"学科建设与科研一体化";从"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基地建立"、"学科队伍建设"和"学术环境营造"等五方面,探讨了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3.
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已成共识,而经济学思维则是人文素养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生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4.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省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总量逐年走高.而社会就业需求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增大学生就业供给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平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入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其定位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高校教学建设和内部机制,分析了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问题以及各学科和专业的质量、规模、课程结构。结果表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社会经济效能的发挥,而合理的高校专业结构有助于保持高校与社会供需之间的良性动态平衡。因此,地方高校应调整和优化本科学科专业,以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成功耦合,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并谋求自身的更快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6.
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借鉴这些经验,有利于克服和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与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57.
构建主体学科明确、本体学科坚实、支撑学科完善的体育学科体系是攸关体育学价值存在的问题。将体育实践主体及其体育实践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构成体育的主体学科;以体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构成体育的本体学科;体育工具学科是将支撑体育研究的技术、手段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体育主体学科、体育本体学科、体育工具学科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8.
League tables that rank universities may use reputational measures, performance measures, or both. Each type of measure ha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is paper, we rank discipline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both by reputation, using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enior academics, and with actual performance measures. We then compare the two types of measures to see how closely they match. The criterion we use for both sets of measures i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tanding’. We find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vey result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We also fi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intake and the survey rankings, but the satisfaction levels of recent graduates do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rankings by academics. We then construct an overall measure of performance, which gives very similar rankings to the survey results, especially for the top-ranked institutions.
Ross WilliamsEmail:
  相似文献   
59.
从中国封建社会“四部之学”到近代社会“七科之学”的转型 ,是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晚清“西学东渐”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着重探讨了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转型的进程及特点 ,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形成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60.
当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而正确认识博士研究生培养尤其是课程改革是其前提。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博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管理与培养是两个不同范畴,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化,即以管理思维来化约培养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第二,无论是就历史还是就现实而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不是课程而是科研训练,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共同的知识基础是本科、硕士阶段教育的责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课程设计的权力应在基层培养单位而不是行政部门;第三,虽然在不同时期,实质性功用和形式性功用使探究性、个性化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一,但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应在于培养目标的厘清,而非课程建设。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相关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