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科研成果的统计表明,极少数的研究单位产出了大多数科研成果,而绝大多数研究单位只产出了少量科研成果。通过对大学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学科分等级的方法,可以找到各学科的高产出单位,从而实现使成绩优秀的考生通过考研一步到达中国科学前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按各一级学科人均载文量相同的方法确定各一级学科期刊的入选数量,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各一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各一级学科论文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学科论文数量的直接可比。  相似文献   
23.
2004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以SCI论文的绝对数量评价大学不可取,但是,以发表在各学科共计100种左右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评价大学甚至评价国家、地区是可取的,更准确些,以论文被引频次为主来评价大学、国家、地区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4.
2006中国大学评价(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中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用于科研评价以来,定量的科研评价被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接受。随着1997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2000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出现,更多的机构开始使用论文和引文数据库进行大学评价。不过,使大学科研评价,建立在论文直接可比的公平基础上的论文数据库却未能出现。  相似文献   
25.
本课题组开展大学评价研究,历经十余年。本着对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轨迹进行研究,使考生、家长、社会对高校办学有个大致了解;使各大学对中国大学的基本态势,各自所处的位置,今后的目标定位或赶超有所参考;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评价实践中,不断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26.
中国大学评价-1997·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编者按旨在推动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学定量评价在国外已有多年,我国近年来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我刊继1997年第7期推出<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节录)>、1998年推出<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之后,得到了许多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同时也给予这项研究很多鼓励和建设性的建议.本期我们又推出了<中国大学评价--1997·研究与发展>,本次大学评价在进一步体现客观、公正、公开性的原则上,又有所改进和创新,为使我国大学评价事业更趋科学与规范,我们期待着广大同行与读者就这一研究展开积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7.
2009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年度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的变动 与2008年度相比较,本年度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有以下变动: (一)增加学术抄袭剽窃(以下对“抄袭剽窃”简称为“抄袭”)无期限降分指标  相似文献   
28.
欢迎讨论大学评价──复薛天祥、侯定凯先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2期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薛天祥、侯定凯所作的《大学评价应科学规范──对(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和(中国大学评价)中若干问题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和《中国大学评价》(以下统称《评价》是由我执笔的,现回复《质疑》提出的4个问题并对《质疑》提出的3点初步想法谈点意见。一、关于大学分类《评价》对大学分类作了严格的界定:“r为大学类型,在本评价中,r=1,2…,11,分别代表综合、工科、农林、医药、中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  相似文献   
29.
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按各一级学科人均载文量相同的方法确定各一级学科期刊的入选数量,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各一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各一级学科论文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学科论文数量的直接可比.  相似文献   
30.
2004中国大学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同一标准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数量连续两年减少,表明中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有继续集中的趋势。在同一标准下,中国主要大学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大幅增加,表明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在继续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