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一文是刘国钧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论著中相当重要的一篇.重读《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在分析1919-1922年刘国钧其他若干著译佚文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潮背景,进一步梳理发现:除受约翰·杜威思想的影响外,“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外各种学说思潮,特别是教育思潮,亦促发形成了刘国钧的图书馆“自动”观;其对图书馆“社会化”和“平民化”的认识也是从教育学中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推演而来.他的图书馆制度观具有先见之明.  相似文献   
22.
刘国钧具备接受克乃文安排赴美进行图书馆职业培训的外部诱因和留学研习哲学的内在意愿。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毕业生龙丹的适时造访与该校课程学习的可变通性,以及校友方东美正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哲学的先例,促成了刘国钧选择入读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而非其他图书馆学校,如此他能同时攻读哲学和图书馆学。刘国钧凭借过硬的素质,在赫泽尔苔的积极回应和推荐人的高度肯定下,通过了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的入学申请。依靠金陵大学提供的贷款计划解决留学经费后,刘国钧于1922年8月21日在上海乘坐“南京号”赴美。  相似文献   
23.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L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4.
披露了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早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进一步探究了先生由哲学转向图书馆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刘国钧先生早期的学术思想时段为1919—1926年。以新发现的十余部(篇)刘国钧先生早期发表的哲学论著和若干篇图书馆学论文为依据,梳理、分析了刘国钧早期的“自动”、“社会化”、“平民化”及儿童图书馆、图书馆“要素说”等思想的来源,认为刘国钧早期图书馆学思想受约翰·杜威影响很大。图1。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26.
顾烨青 《图书馆》2007,(6):1-6,12
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野下审视政府公共图书馆的效率低下,民营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并存的局面,对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治理的要义就是要采用各种方式将自治机制融合到政府公共图书馆以提高效率,并与民营图书馆和谐共处。通过阅读《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等文献,本文进一步指出凸显民主,强调自治是贯穿中国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和理念创新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7.
通过挖掘和梳理金陵大学原始校史资料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藏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档案,对1927-1941年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组)的创办历程与成绩进行了重新考证,基本厘清了其发展脉络,尤其在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毕业生名录等方面较以往研究有了较大突破。文章最后就史料利用略谈感触,并且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8.
19世纪中期传入日本的《■咭唎紀略》和《海国图志》中,英文"Library"的中译名是"大书馆"和"书馆"。但源自《四洲志》的《海国图志》中,中文"书馆"大部分译自英文的"学校"或"大学"而非"图书馆"。1860年森田冈太郎和1872年市川清流与町田久成先后提出了"書籍館"的译名。日语"図書館"的名称首先来自1877年的东京大学法理文学部图书馆,以该馆为代表,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名称出现过先将"書籍"转换为"圖書",并与建筑设施的其他称谓结合(如"圖書室"),然后再替换为与"館"结合的演化路径。"图书""文库""图书室""图书馆"在中国古代均已出现。日语中只有"図書"源自古汉语,日本在8世纪初出现了名为"図書寮"的机构,一度也负责管理国家的藏书。没有证据表明"library"一词的日译名称"図書室"和"図書館"直接取自中国古已有之的称谓。  相似文献   
29.
1957年至1959年,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正式确立了图书馆学科的地位,“一切为了读者”的口号得以确认,在为科学服务、为生产服务、为读者服务、干部下乡上山、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大跃进、民办图书馆、人民公社图书馆、人才培养、整风反右运动和对社会主义图书馆学的研究等的工作与运动中,图书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所产生的一些历史教训亦是深刻的,在以实际行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进程中,历史跨向了60年代.  相似文献   
30.
1953年起,图书馆事业进入"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阶段。在巩固前一阶段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图书流通与借阅,大力开展图书调剂与工作竞赛,通过大量的讲座、报告会、展览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图书,加强图书征集与目录索引编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苏联图书馆专家的指导也有力促进了当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通过贯彻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步伐。召开了全国性的科学研讨会,图书馆学的出版物加快发展,图书馆学研究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