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8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838篇
教育   13211篇
科学研究   7302篇
各国文化   227篇
体育   1389篇
综合类   950篇
文化理论   138篇
信息传播   2119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1213篇
  2014年   2460篇
  2013年   2095篇
  2012年   2459篇
  2011年   2917篇
  2010年   2494篇
  2009年   2541篇
  2008年   2737篇
  2007年   2284篇
  2006年   1936篇
  2005年   2000篇
  2004年   1973篇
  2003年   2061篇
  2002年   1925篇
  2001年   1630篇
  2000年   1303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877篇
  1997年   751篇
  1996年   709篇
  1995年   665篇
  1994年   559篇
  1993年   440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66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最近四五年以来,我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旅游界的新兴之秀。通过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睁眼看世界”,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兼具的优秀人才。基于以上,笔者搜集了近十年来我国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文献,同时参考国务院、文旅部、教育部等政府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归纳总结了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犮展概况、研究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5.
湘西南是湘、黔、桂三省交界处方言情况较为复杂又缺乏深入研究的地区。语言接触、历史移民、民族交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湘西南地区方言情况歧异纷呈。位于沅水上游的靖州自古为“蛮夷腹心”之地,相比沅水中游的辰、沅二州,位置偏远,交通闭塞。靖州方音在湘西南范围内最接近官话,官话化程度反而高于辰、沅二州。以往的靖州方言调查研究因田野调查等工作的不足,仅停留在共时层面语言现象的静态描写。以语言接触为视角,梳理清代至今湘西南靖州方言的文献材料与研究成果,并与湘西南地区方言研究整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靖州方言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37.
正一大理向北,可以抵达地理意义上的剑川,从心灵出发方可攀援灵魂意义上的剑川。假如仅为游山玩水,不愿从思想深处来解读剑川,那么你将永远无法真正认识它。因为单从表面看,剑川真是没什么可称奇的地方。这座处于大理与丽江之间的小城,虽然也是"文献名邦",但其名气远逊于州府大理和近在咫尺的丽江。大理和丽江天然的存在似乎造就了剑川的尴尬处境,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38.
《滁州学院学报》2018,(5):82-85
学业评价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中最具探讨性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各持不同的学业评价观。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梳理,笔者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三方面对职业院校学业评价进行综述整理,借鉴国外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业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39.
《开元天宝遗事》为宋前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重要史料的笔记小说,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洪迈认定为伪作,并否定其价值;二、《四库全书总目》以苏轼《开元天宝遗事四绝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为证,为《开元天宝遗事》辩护。经考证苏轼所作诗与此书无关,"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亦见于孔平仲《续世说》,与司马光同时,疑另有渊源。《四库全书总目》观点不足取,洪迈之说当可信。洪迈之言记录此书较早成书流传情况,且《遗事》的成书与流播,反映了早期笔记小说成书过程中不断被增扩的轨迹,进一步印证《总目》所言有失。  相似文献   
40.
秦欣欣 《收藏》2020,(2):54-6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代自入关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巩固统治,笼络人才,顺承明代制度实施科举考试。据《清史稿》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省直,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而书法是这一制度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童试、乡试、会试还是殿试,其优劣都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据专家研究,清代文状元有114人,而在书法文献中有记载的就达78人,可见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