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早期教育》2007,(8):18-21
刘慧担任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富有激情和诗意的她对教育有着智慧的诠释,努力追寻教育的原色,唤醒教师的潜能,开启孩子的本真。她的教育智慧如种子,种子所到之处,一路花开,五彩缤纷。目前,实验幼儿园在她的带领下,传承了四十六年的办园文化意蕴,涵养了“原色为源,缤纷乃圆”的办园思想。在她的教育理想中,幼儿园是教育大梦中的“桃花源”,那里,鸟语花香,孩童烂漫,四季如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2.
一千六百年来,世外桃源人人向往,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其真实位置或者创作原型地在哪里?  相似文献   
63.
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桃源故事,可以发现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主题:桃源人境——农耕文化的理想王国;桃源仙境——世俗人生的极乐世界;桃源心境——隐逸文人的精神归宿。这三大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着说不尽的关联。  相似文献   
64.
所谓诗文互补教学,实质上是拓展阅读的一种特殊形式,相对于一般“文”与“文”、“诗”与“诗”之间的拓展,“诗文互补”是“文”与“诗”相配,“诗”用“文”相补,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能够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空背景制约下,开掘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发较大的教学效益。其对象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如教陶渊明《桃花源记》,顺便佐之以《桃花源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教王勃《滕王阁序》,  相似文献   
65.
《同学少年》2008,(12):28-28
"明天,我不比你差。"不要以为我自大,读完这篇文章你会相信,这是一个21世纪少年的自信!陶渊明,明天,我不比你差。世人都向往你"桃花源"的生活,羡慕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而我则不然,我认为那是你懦弱的表现。你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不理会世人的疾苦,更凸显了你的自私与冷漠。我相信,明天的我一定会比你强。我知道,如果身处你的位置,我会同  相似文献   
66.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笔者发现在各种文学样式中,神话类题材占有不小的比例。以人教版国标本为例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67.
刘虹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1):F0002-F0002
循花园》的开篇很吸引人,前半部多有忍俊不禁之处。读到前四十多页,就有例《桃花源》的感觉。《桃花源》乃古人面对彼时生存状态而生出的理想,《后花园》又何尝不是今人之理想呢——就是当今浮华背后埋藏于人心深处,最原始质朴的渴望。随情节展开,恍觉此书冥冥中似为我而写,但这种感觉在中间偏后地方得到清释,结尾却又浓郁起来。人物的思想,环境的营造,那种氛围,那种月光流水般的文字,  相似文献   
68.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竟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相似文献   
69.
晓轲 《山东教育》2011,(12):9-10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一直是人们心仪所求的质朴自然的世外仙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人人在此,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和平恬静,  相似文献   
70.
桃花源记》是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小序”。文章虚构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崇高而美好的社会理想。文中虽不着一“美”字,却使“美”尽得风流。细细读来,让人得到多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