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谱中的家范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它的强制性约束力有效地维护着宗法等级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与家族之间的和谐。在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家范受到强烈冲击,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但经过历史沉淀和选择后,家谱中的家范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直接与宗法社会结构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法意识是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统治下形成的一种观念,中国封建社会因此而成为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结构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与演变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宗法意识为切入点,对武术门派、流派的形成与宗法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精神要而言之是一种“和”的精神,“中和”的形而上意义可以理解为:个人与宇宙万物(包括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相融共存。其核心本质是“和而不同”。但在其形而下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在天道、自然、社会、人格结构方面却又体现出激烈的“不和”现象。这一切事实上的“不和”又被一种表面上的“和“所笼罩、掩盖。真正存在的是“同而不和”。这是一个被掩盖了的悖论,“中和”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植根于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社会。祖先崇拜观念在古代中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先崇拜抽象观念的物化形式,宗庙即是古代中国用于祭祀祖先的礼制性建筑。古代中国自早期国家形成时起,就对不同等级的宗庙庙数、祭祀仪节作出种种规定,并逐步形成了内容庞杂、严密的宗庙礼制。周秦以后,帝王宗庙制度成为国家的重要典制之一,对中国历代历史文化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焚书坑儒”,采取了政治,法律等强制性手段统一思想文化,背离了宗法社会的文化传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内,采取教育、引导等手段统一思想文化,顺应了宗法制社会的文化传统。秦皇汉武的文化政策都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白鹿原》通过叙述白鹿两家的家族史来反映渭河平原20世纪上半叶5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对于社会阶级的把握和处理均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摘要:中国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当时的发展受到“总体性社会”的制约。“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与控制,个体的崛起对群体意识、集体利益产生了影响,对中国武术的门派延承,家族、师徒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总体性”到“个体化”的社会转型视角,客观分析中国武术当下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认为:“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使武术的发展脱离了国家控制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了多元的发展方向。然而,逐步发展的“个体化社会”的某些基质却打破了中国武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削弱了其家族、师徒传承方式;动摇了武术门派存在与延承的社会基础。但是,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使得个体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武术处于一种健身、休闲的消费行为,又可满足中国武术再度勃发的客观要求和主观观望。  相似文献   
9.
《上邪》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183;鼓吹曲辞&#183;汉铙歌》之中,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也是一首汉代民间情歌中的上乘之作。在封建宗法社会“四条绳索”的束缚下,妇女地位低下,命运十分悲惨。她们渴望自由的爱情婚姻而不可得。诗中取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形式,直抒胸臆,大胆地倾吐自己诚挚火热的爱恋之情,强烈而坚毅,  相似文献   
10.
人际之和思想是先秦儒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人际之和思想由先秦宗法社会制度中派生而来,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要求以伦理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先秦儒家的人生理想,先秦儒家体“仁”、实践“仁”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