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836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南宋东阳人蒋沐所建的横城义塾,为宋末浙南地区甚具影响的民办书院。而理学家方逢辰参与制订的《义塾纲纪》,较为系统而详细地规定了义塾的办学主旨、学生入学资格、教学内容与方法、义塾管理等,对横城义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叶前后的南曲韵书,一直相沿《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旧。这与有明一代南曲演唱用韵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王文璧《中州音韵》的“入作三声”,实乃“唱作”,而非“变作”三声,并不会磨灭所据方言语音中入声的实际存在。  相似文献   
4.
南朝文化、文学观与散文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朝承续东晋文化而有所发展,在世人好清谈的风气之下,儒,释,道三教各有所重,既相争斗又相融合,构成当时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孕育了文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观念。“原道”的文学观没有造成文风的一律,它所推重的文学现实性与重性情,尚变化的文学追求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南朝散文的多重风格,并导致文风在“性情”贯穿中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5.
从计费合理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室内采暖管道每户为一独立系统,各楼层之间采用并联方式的采暖系统。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畲族以“畲”、“斜”、“Zhuo”等方言中的同音同义通假字作为族称,始于南宋嘉定中,比一般认为的始于宋末早的半个世纪。至迟到南宋中期,畲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诸多要素俱已成熟,所以畲族的形成时间不晚于南宋中叶。当时畲族的分布范围相当广阔,以赣闽粤边的潮、梅、循、汀、漳、赣为中心,西及于粤北,东北有向闽西北、赣东北、浙西南推进的态势。客家与福佬两个民系的中间地带,大致也是畲族的分布区。至于畲族史诗与许多族谱把潮州凤凰山作为祖居地、发祥地,那只是畲族形成和保持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社会思想和学术风气的变化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学术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史学的发展,直接促成了史学体裁的多样化及内容的繁杂,并使之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特别是造纸业的发达,引起文化用具的革新,为书籍的传抄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10.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党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 ,贯彻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 ,加强同国民党积极因素的联合 ,加强同世界新闻界的广泛联系 ,建立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 ,坚定地站到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 ,成为我党在国统区思想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