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3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471篇 |
科学研究 | 28篇 |
体育 | 41篇 |
综合类 | 49篇 |
信息传播 | 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我国幼儿园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生命价值缺失,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挖掘游离于幼儿生活、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单一化倾向以及幼儿生命的物化等。而“发展一互动”课程对幼儿生命个体的发展价值集中体现在课程目标追求幼儿生命个体的完整性、课程设置追求幼儿生命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课程内容体现幼儿生命的个性化等方面。鉴于此,幼儿园学科课程应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完整性,反映幼儿真实生活,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本真。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存在轻视人的价值与“整个人”的发展、远离生活与本土文化、官本位、功利化等不良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价值、再现文化特色、促进民主参与、构建自由人格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追寻.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下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缺失的现状,教师继续教育应凸显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逐渐发生改变,以寻求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武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休闲时代到来的21世纪,我们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新课题。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变革,伴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精神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从传统武术的文化、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来审视与探讨其休闲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8):39-40
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长久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理念。而忽略对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采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来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的薄弱问题,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实中,公共教育学课程并没有真正发挥其课程功能。为了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基于教学实践的分析和思考,教师应改变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本教学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教育生活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也受到这些因素的直接影响,呈现出自我化、现实化、功利化等特点。重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形成合理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和价值运动的一种有机统一.价值规范既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的社会形式,也直接地制约着人们的现实价值选择,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合理区分和正确处理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的关系,抓住价值规范建设和制度创新这个中心环节,经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优越性与现实优越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
作为历史上对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其休闲思想对西方休闲理念及运动休闲之价值取向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循着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精髓,分析现代西方运动休闲的核心价值,并认为自由、创造与生命价值的回归是西方运动休闲价值取向的核心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王书彦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1):49-51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理论支撑,体质教育观和技能教育观映射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则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