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妮 《编辑学报》2022,(3):244-248
结合曾经出现的典型科技期刊泄密事件,简要分析了科技期刊领域存在保密问题的原因及产生的深刻教训。阐述了新时代科技期刊应该更加重视保密工作的意义,它是国家大安全观、护航经济稳定发展和科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提高办刊人员保密意识、制定可行措施和加强监管引导3 个方面,对科技期刊加强保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手机传播不仅是对科技期刊传统出版的简单延伸,更是在资源配置上的有效互动、取长补短。传统出版和手机传播的共赢模式可以增强期刊社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工作者应加大对科技期刊手机传播的研究,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期刊在实现手机传播的过程中,应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并根据手机传播的技术需要调整和改进编辑出版规范,达到科技期刊纸质版、数字版与手机版(无线数字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2006年发表的901篇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引文引用规律及情报吸收能力,找出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为相关研究人员利用文献提出建议,为相关文献部门优化馆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8—2013年中外科技期刊载文与引证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胜利  程维红 《编辑学报》2015,27(5):500-502
基于2008-2013年Thomson Reuters发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比较分析中外科技期刊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我国被SCI收录期刊的数量和影响力指标近年来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年平均载文量却稍有下降,以中文期刊为主的CJCR收录期刊数量和年平均载文量均呈停滞增长甚至下降的趋势.这可能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竞争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王珞 《编辑学报》2019,31(1):56-58
以《湖北农业科学》杂志创新服务、促进科技创新的改革实践为例,介绍该刊在完成内部管理改革、集约化发展后,向外发力,创新科技期刊出版服务模式,用特色服务引导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支撑。通过出版引导创新来服务科研、回报社会、推广成果;通过出版资源深度开发提升科技成果传播能力、提高期刊经济效益,为科技期刊转变思路、加快改革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霍振响  屈李纯  范军 《编辑学报》2019,31(6):685-688
撰写编辑学论文,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加速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必要条件,在凸显编辑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从内在和外在因素2个维度对如何发现选题进行探讨,帮助青年编辑尽快打开论文写作通道。其中:内在因素包括困惑破解、经验积累、自我学习、情怀表达等,这是开展研究的“源头活水”,青年编辑据此可以较容易地觅到选题;外在因素则包括新闻热点关注、与同行交流、向前辈学习等,借助这些“他山之石”,青年编辑可拓宽选题思路,对感兴趣的编辑学研究专题进行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纸质版产品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期刊包括科技期刊的网刊,因其即时与便捷的获取及检索特性获得飞速发展;然而,目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出版并不十分规范,绝大部分期刊的网刊缺乏法律支撑,因此,文章就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并对网刊的法律地位,违法网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获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并为科技期刊网刊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曾伟明 《编辑学报》2020,32(6):605-610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全球化给传统国家主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主权正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当下形势,分析了国际出版集团的负面影响,提出必须积极加以应对:形成价格联盟,降低采购价;构建健康合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以我国为主、开放合作的大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论文检索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打造中国学术评价体系,掌握学术话语权,帮助中国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让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本土,保证我国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9.
景勇  张扬  秦毅  钟媛  尹淑英 《编辑学报》2020,32(1):30-33
以科技期刊对码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型应用场景下的媒体融合实施路径,归纳总结科技期刊使用码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科技期刊使用码的本质、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科技期刊可以采用深挖内容资源、与专题策划相结合、尝试增加科普内容、合理美观布局等措施实施基于二维码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0.
融合科学性及艺术性的科技期刊封面图像,不仅能直观准确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还能提高科技期刊的艺术水平和品牌形象。本文以《Genes & Diseases》封面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不同封面文章主题的设计思路,提高期刊“颜值”,以期为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提供实践经验,探索期刊影响力提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