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57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营养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备战第19届冬奥会的8名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了三次膳食营养调查和体脂成分到定,结果表明膳食改进前,运动员膳食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营养干预措施,运动员学会了科学地选择食物,膳食改进后(第3次营养调查),运动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减少,三大热能营养素的比例达到推荐值要求,运动员膳食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测定数值也下降,合理改善营养不会造成体脂增加。膳食改进后,运动员仍有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量达不到推荐值要求,须通过口服营养品补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参加第19届冬奥会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共8名)的膳食营养调查和身体成分的测定分析,旨在了解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加强运动员的营养保证,并为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乱套的教室     
商晓娜 《小火炬》2014,(9):44-45
23 爸爸也被变小了 那些冲进来抓我的坏蛋找不到人,只好悻悻地离开。他们离开了,我也出来了。我还得想力珐长大。我溜出广播室——幸好那些坏蛋忘记了关门,要不然我还出不去呢。  相似文献   
5.
冗长的小作文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谷老师布置了两篇作文,一篇写人,一篇记事。谷老师说:"这次留的是小作文,各写四百字就好了。"  相似文献   
6.
商宇 《广西教育》2014,(15):63-64,76
就高职院校土建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对象,对该校土木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的重点,当前受各方面条件制约,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本文从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为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慧霞 《文教资料》2011,(9):136-137
当众讲话能力对中专生的就业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专生的当众讲话能力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中专生当众讲话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遭遇学校传统制度文化强烈排斥的现象,让课程理论工作者开始思索课程新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间存在的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问题。本文审视了学校传统制度文化与新课改理念之间的矛盾不兼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学校传统制度文化的设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黄红日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27-29,82
词的发展,经历了由民间词向文人士大夫词,由佳人青春空老感慨的艳情词向士人夫人生苦短之感的闲情词的明显演化轨迹。重点探讨闲情,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而细论闲情与艳情,闲情与隐逸之情等的区别,以明闲情之真义,分析闲情的形成条件:代言向自言的转化,创作者的富贵闲人身份,与具体情事的分离,并以冯延巳,晏殊为例,比较他不情抒写的具体内容,揭示了闲情这内涵在于文人的忧生之嗟与千古寂寞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