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高等教育评估与评价》(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作为唯一被SSCI收录的高等教育评估期刊,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力。以该期刊近十年来的载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高影响力作者群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和前沿领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者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强调学生在评估中的参与度、关注反馈在评估中的地位以及重视教与学微观层面的评估为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三大研究热点;学生评教以及评估设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对2003—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的以本科教学评估为题名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特点:起点低、进步快、研究内容丰富;重实践、重应用、研究主题多样。同时也存在不足:研究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理论问题研究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教育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使用《独立学院教育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对南京三所独立学院、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独立学院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调查发现:学生期望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学生对学校服务质量的评价较低;年级变量显著影响学生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学生评价在性别、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服务质量对学生总体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围绕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为什么要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研究现状这三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我国应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的研究力度,主动吸收英、澳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的优秀经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审计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上调查平台,对全国14所高职院校、17435名学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6个满意度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求出各指标与总的满意度均值,绘制各指标象限分布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满意度总体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建议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以及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项目建设的两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陆续公开发表。在认真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分类评估的科学性、必要性、目的性以及可行性四方面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已形成以美国为代表的"认证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审核模式"这两大比较成熟的评估模式。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分类评估模式"。不论是美国的认证模式、英国的审核模式或者中国的分类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在评估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活动的开展中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某高校实际情况建构了一套高校内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投入与产出两大类、6个方面、17个具体指标。这套高校内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拥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14名硕士研究生的质性访谈分析发现: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投入度受到直接和间接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课程形式、作业挑战度、课程资源可回看性、教师线上教学准备、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和反馈、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发挥直接作用;在线基础技术支持、教学监管支持以及物理环境支持等产生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不同作用方式,催生了硕士研究生在线学习“同屏”而不“同频”现象。建议加强作业设计及在线研讨式课程建设,形成“教-学-研”融通的学习共同体;提升在线教学准备的充分性和适应性,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反馈;关注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支持,推动研究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ASSIST和R-SPQ-2F是国外两个比较成熟的学习方式调查问卷。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理论基础不同,ASSIST问卷以现象图析学为方法论,而R-SPQ-2F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两者的结构不同,ASSIST的三个子量表之间相互印证,而R-SPQ-2F更多的强调互动机制与结果;两者的应用层面不同,ASSIST主要在宏观层面,而R-SPQ-2F更强调微观层面。尽管如此,两者最终都走向了"学习方式并非个体特征,而受个人经验与教学、评价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共同作用,具有情境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