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3981篇
科学研究   716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246篇
综合类   145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6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齐齐哈尔,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就在齐齐哈尔市区东南32千米处。家乡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夏秋则特别凉爽,富庶的东北平原养育了家乡人。  相似文献   
2.
体育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达的体育文化为美国小镇体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研究以美国体育小镇为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及ArcGIS地理信息绘图等方法和技术对美国体育小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体育小镇的布局属非均匀化发展,存在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且表现出"马太效应"。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体育小镇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机制,并以典型案例对体育小镇运行特点进行了剖析。建议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应从目标引领、政策驱动、环境支持、形成正反馈循环和塑造灵魂等方面思考以推动体育小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广州越秀区小北路一带,因越来越多的非洲裔人士在此工作生活,被称为广州的"巧克力"城,不仅引来国内外媒体报道关注,还吸引各国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前来调查,从跨文化适应、全球化流动、移民治理等不同维度对这片"族裔飞地"(ethnic enclave)展开研究,但对这些在华外籍移民的传播学研究却相对缺乏。对于生活在广州的非洲裔人士来说,身体健康是实现"中国  相似文献   
4.
提示:以上美食法需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最好形成饮食习惯,而这不具备立竿见影的功效,且不可寄予过高期望,以至半途而废。与此同时,还不要放弃网球锻炼,双管齐下美腿才会百分百制胜噢。  相似文献   
5.
6.
月平 《新闻导刊》2007,(3):52-52
1月13日,重庆某报第11版半版登《重钢工人那段燃烧岁月》,对即将实施环保搬迁的重庆钢铁公司作追述性报道,很有意义。但其中一些叙述不符合历史真实,有杜撰之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飞机发动机常规燃油流量测试的方法,对飞机上测量燃油流量所使用涡轮式流量传感器的原理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流量参数在测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美国“标准改革运动”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改革表现出跟以往的改革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时间长,已历时20年,显示出逐渐深化发展的趋势。其次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波及政府、实业界、家长、教育和心理研究机构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再次,从过去地区性的、局部内容上的改革发展为全国性的系统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元旦刚过,上海、天津的纺织厂相继开始了压缩纱锭的举动,工人们将一些二三十年代的机器拆毁,投入炼钢厂的熔炉。纺织女工们尽管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但她们知道,要让她们的企业走出困境是非这样做不可的。在中国,当人们为穿衣发愁的那些年,也是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