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数学文化类课程近十年来在中国蓬勃兴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现在,不仅许多大学在讲授数学文化类课程,不少中小学也在提倡数学文化的教学,还有许多很有影响的院士也在实践数学文化的传播.并且,有关的词汇,也由上  相似文献   
2.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程,从2001年2月开设,至今已经10年了.数学文化课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一些成绩,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于2011年7月14~15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这是我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的一次高水平展示和交流。数学文化课程的特色是文理交融和素质教育,其精髓是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1990年兰州会议以来情况的变化,本文提出了“十五”期间让“国家理科基地”建设再上一个台阶的八点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性数学人才,是相对于应用性数学人才而言的,是指正在或将要从事数学的基础研究与教学方面的人才.基础性数学人才与其它基础性理科人才一样,不但需要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更需要本科阶段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国家有重点地在部分大学本科设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国家理科基地".南开大学数学专业与北大、复旦的数学专业一起,在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地".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 ,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基础性数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国家基础性数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标志着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水平。所谓基础性数学人才 ,是相对于应用性数学人才而言的 ,是指数学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方面的人才。基础性数学人才与其它基础性理科人才一样 ,不但需要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首先需要本科阶段的培养。正因为如此 ,国家作了较大的投入 ,有重点地在部分大学本科设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简称“国家理科基地”。南开大学数学专业与北大、复旦的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院学生评教问卷的一种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反馈学生对课程设置、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它对改进教学工作,优化课程设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评教问卷应做到各项指标明确、具体,每项评价等级可分为7等,应将其尽可能转换为便于学生操作的“语义”。指标体系应尽可能设计得统计不相关。以简化问卷。  相似文献   
8.
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提法,在教育部2011年12月28日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H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被发展为“四基”的提法,即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双基”提法为什么要发展为“四基”的提法?其背景是什么?“四基”提法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四基”对于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意义何在?现谈谈对此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心里装着学生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教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所在的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来形成了高水平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传统,越是基础的课,越是重要的课,挑选教师的标准越高。担任本科生基础课,自然地被看作是水平、能力和资历的体现。在长期的教学积累和实践中,我得出的最深体会是,要做一名好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可以有三个层次的升华。第一个层次,是把教学仅当作一种职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第二个层…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文化素质教育类的校公共选修课。六年多的实践证明,该课程无论在课内和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