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爱玲是一位有着较强烈的性别意识的翻译家。她为自己翻译的《老人与海》中文版所写序言及对原作中某些带有男性话语的词汇的劫持,都显示了其翻译中的女性主义干涉策略。但总体而言,其译作仍不失为佳作。  相似文献   
2.
学术翻译是学术的延伸,且与某一学科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一鳞半爪的西方传播学译文到系统介绍传播学知识的译著,再到气势恢宏的煌煌译丛,学术翻译与中国传播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呈现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学科版图的依次铺排,见证了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等对传统的经验学派这一主流范式的冲击,有效拓展了传播学的学术空间,也促发了新知识的中国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医融医、史、文、哲于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但自晚清与西医正面相遇以来,中医甚至一度在中国失去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华文化在面对强势西方文化时的窘状。随着整体医学模式优越性的日益凸显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医的国际传播逐渐呈现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李思乐  刘娅 《青年记者》2017,(8):115-116
19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日渐萧条及大量廉价中国劳工人美等因素,美国排华运动此起彼伏.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及十年之后的《吉利法案》让在美华人的境遇雪上加霜.为了维护华人权益,有一个人选择了抗争,他通过巡回演讲、办报、组建华人政治社团等方式宣扬中国文化,回击对华人的污名化,争取合法的公民权利.这个人就是王清福.《纽约时报》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对其的各种报道多达数千篇,足见其在当时美国所拥有的影响力.他被《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作者张庆松博士誉为“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①并入选了《纽约400名人录》.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企业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不在产品名字上下功夫,同时,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企业还必须对其品牌名进行翻译。品牌名的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有共通之处,但更具备其独特的特征。企业形象识别体系(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或CI)理论为品牌名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企业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梳理了该理论自引入以来在中国的发展,探讨了其对当代翻译理论的贡献及其自身的局限性并试着剖析了该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境遇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娟  李思乐 《科教文汇》2012,(34):127-127,150
汉英民族以相似性为基础,利用动物本身特性如外形、习性与人类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似,赋予动物词汇以特定的情感和喻义,使这些词汇具有了丰富的联想意义.本文从隐喻产生机制的角度对比列举汉语和英语中诸如此类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并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早期诗篇《醒呀》,《闻一多全集》失收。根据这首诗后闻一多所写的附记判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五年“五卅”爱国反帝运动暴发后不久。  相似文献   
9.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已经开展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始作俑者"是西方在华传教士,此后,不断有西方学者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产生了大批中国学著作,其中,西方媒体也是西方文化形象的重要建构者。中国应该积极构建自身形象,输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