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32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教育   24694篇
科学研究   5649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2834篇
综合类   1786篇
文化理论   473篇
信息传播   34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424篇
  2017年   2386篇
  2016年   1838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696篇
  2012年   2152篇
  2011年   2862篇
  2010年   2915篇
  2009年   2358篇
  2008年   2460篇
  2007年   3149篇
  2006年   1966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1407篇
  2003年   1314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889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各个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其中,人的现代性是核心,精神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根源所在.根据精神性的内容,即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3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基础上,通过差异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性水平在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精神性模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模型中的每个因子负荷量均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性内容体系,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现代性追求的品质,丰富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新规则实施以来世界前八名女子射箭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为我国女子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女子射箭项目排名赛成绩越高,在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概率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女子射箭队个人项目后备力量薄弱,基础技术有待提高,目前难以打破韩国女子射箭队的统治地位;中国女子射箭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起伏较大,前三局的得分能力不强,需要加强开局得分能力的训练;为有效应对“远箭”局,发挥正常水平,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5.
David Kaldewey 《Minerva》2018,56(2):161-18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grand challenges” as part of a shift in how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frame and communicate their respective agendas. The history of the grand challenges discourse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identity work in science and science polic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 recent decades. Furthermore, the question is raised whether this discourse is only an indicator, or also a factor in this transformation. Building on conceptu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semantics, the two parts of the article reconstruct two discursive shifts. First, the observation that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references to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ubstituted by references to “challenges” indicates a broader cultural trend of how attitudes towards what is problematic have shifted in the last decades. Second, as the grand challenges discourse is rooted in the sphere of sports and competition, it introduces a specific new set of societal values and practices into the spher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is process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the sportification of science, which contributes to self-mobilization and, ultimately, to self-optimiza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6.
7.
Letters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