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法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的来说,教育战线仍是我国法制建设比较薄弱的领域。到目前为止,除国务院和一些地方政府制订的行政性教育管理条例外,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教育专门法规只有两部,即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至今没有制订一部教育管理基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育投资与经济的发展台湾省重视发展教育。1980—1985年度,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平均为4.3%,最高年份达4.84%;占财政支出的比率平均为15.84%,1984—1985年度高达16.57%。1981—1985年度政府的教育投资平均每年增长16.78%,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13.25%的年均增长速度。从人均教育经费来看,1980—85年度平均每年增长12%,而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是11.45%。因而,人均教育经费的增长快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7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绘就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蓝图,牵动干百万人参与的规划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要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必须首先要求发展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困难。特别是农村地区文盲、半文盲比例偏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政府财力分配与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主体困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对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的中央、省、地市、县财政收入分配格局,以及这一格局下的政府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主体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从体制角度揭示了义务教育财政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集权与分权管理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均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作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用成本分析的方法对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确定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一种组织结构的总成本是由于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和由于目标不一致引起的成本之和,组织的最优分权程度对应着总成本最低的一点。通过对这两种成本变动规律的分析,高等学校适宜采用分权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