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智慧的葫芦——阿凡提的故事》中,阿凡提是一个没有失误的正面喜剧英雄。这是一个善于同国王交往并勇于代表民意揭露国王贪酷的人物。作品常用的喜剧手法是反常比较法、反转法、引申法,以此来结构自己的喜剧故事。幽默诙谐的语言是阿凡提故事成功的奥秘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中,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汉代开始,内地有不少杰出人才远戍西域,他们中的一些人留下不少描绘西域山水风光及人事活动的诗歌,虽然个别作者在部分作品中曾流露出消极悲凉情绪,但不能否认爱国主义是这些诗歌的主要内容。描绘西域风情的诗歌是我们的一笔优秀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研究它,继承它,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新文学。本文想就这些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内容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如何评价金圣叹的功与过,如何评价《水浒》“金评”的功与过,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党的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正确解决历史问题作出了榜样。六中全会决议对历史问题采取了马克思主义的郑重的科学态度,显然,在学术研究上也是应该采取这种科学态度的。我不揣学浅识陋,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水浒》“金评”提出一点个人意见,供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侠义小说研讨会。会议讨论了侠义复仇与过激行为问题;《水浒传》侠义的多向度以及在其中出现的文侠形象;清代公案小说对《水浒》侠义精神的背逆与“伪侠”的出现;清代的女侠与情侠问题;侠义小说中的“混混儿”是侠义的变形。会议还讨论了三派侠义小说的写法及影视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曹雪芹安排“金陵十二钗”正册顺序给我们的启发,加上脂砚斋的批语“宝玉系诸艳之贯”、“通部情案,皆必从石兄挂号”给我们的提示,即按照和贾宝玉的关系来确定是否进入“金陵十二钗”的名单,对副册、又副册名单作了具体的考索,希望能对理解《红楼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猴子,孙悟空性格调皮,永不安分守己,经常有突破规矩的行为出现;他做人做事,与中庸、温良恭俭让背道而驰;他的整个性格是对"食色,性也"的背反;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奴隶思想,追求与最高神佛的平等。这一切使孙悟空成为一个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神话人物。  相似文献   
7.
蔡先生: 您好! 我从《学刊》上读到您评价那位号称龙门红学泰斗的人其实只是装垃圾的"大畚斗",希望他今后能少些遗撒就好,感到非常痛快,解恨.事实确实如此.您曾在河南教院一次座谈会上发言,对周汝昌先生的胡作非为不满,有批评之情,但是碍于熟识的状况而不好撰文.这几年盼着能读到您这方面的论著,却没有.但是您支持我批评周汝昌先生的论文,我是知道的,心藏感激之情,无形中这也是支持我继续批评周汝昌先生的动力之一:有这样的知音,焉能不努力!  相似文献   
8.
罗贯中在他创作的《三国演义》中已包含有环境改变人物思想行为的意思.他能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扣紧人物的阶级出身来描绘。他继承《史记》写人的性格的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竭力追求性格的个性化。《三国演义》塑造的几个宰相、军事家和许多武将,都是属于个性化的典型。罗贯中还用创作实践表明,仅仅一般地写出性格是不够的,还应该写出一些重要形象性格的复杂性来,曹操、关羽、周瑜等人物就具有复杂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汝昌以为自己的《红楼梦新证》“是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著作”,他一直标榜自己是“新红学”的建立者;标榜自己是《红楼梦》新版本的倡议者;标榜自己是中国的“红学院院长”,他对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也有想法;标榜自己是毛泽东眼中的“国士”;周汝昌晚年不太喜欢“红学家”的称号,“新国学大师”这才是他想要的称号:一个汲汲迷恋于名利的人,怎么会有划时代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主观唯心论及其走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一场严肃的红学打假斗争深入进行着。这场斗争揭露周汝昌国学底子较差,名利心太重,一生治学,为此所误。他过去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其本质属新索隐派的龙门红学。周汝昌解读《红楼梦》文本、对曹雪芹及其家世历史的研究,以及不端学术行为,充分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证明他的红学是"反《红楼梦》"的典型代表。周汝昌新索隐派龙门红学之所以走红,红学界、新闻媒体和主管文化思想的相关领导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