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法,调研了200名函授毕业学员对函授教育五个因素55个指标的意见,对反馈意见量化处理后进行分析讨论,以便了解体育函授教育特点与现状,了解影响体育函授教育质量的诸种因素及其主要因素,为改进体育函授管理工作、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提供依据。调研结果发现,自学条件是对函授教育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其余依次为学习效果、自学情况、面授情况以及函授教材。  相似文献   
2.
针对体育院校实验室的特点,分别在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更新、专业实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等方面的科学创新管理进行讨论,并结合我们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Nur77属核甾体激素受体家族,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在胸腺细胞的发育中,Nur77是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关键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和建立T细胞库发挥特殊的作用.综述了Nur77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胸腺细胞阴性选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普通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及定量组织化学等方面对国内外组织化学技术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普通组织化学方法逐渐退出而被其它更高效、精确的检测手段如免疫学方法及定量组织化学方法等技术代替.其中,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电镜技术等先进组织化学技术在体育科研中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稳定、可靠、准确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apo-E基因缺陷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过观察有氧运动对主动脉壁炎性因子水平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对有氧运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抗炎症机制进行探讨。方法:apo-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游泳运动,90 min/次,6次/周,周末休息,共持续10周),每组10只。10周后取小鼠主动脉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壁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68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运动组主动脉管壁的脂质斑块面积明显减小。2)运动组小鼠主动脉壁的VCAM-1和MCP-1的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3)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68在运动组小鼠主动脉壁的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10周有氧运动可极显著下调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壁炎性因子VCAM-1和MCP-1的表达,同时减轻单核/巨噬细胞在主动脉壁的附着和侵润。提示有氧运动可通过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局部的炎症状态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生物阻抗技术,研究了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渐增负荷与恢复期间肾血管弹性与流入道阻力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血压、肾血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随负荷递增肾血管弹性逐渐降低,流入道阻力逐渐下降,运动员各指标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Sirtuins(SIRTs)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去乙酰化酶。除了对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实现对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外,SIRT1可以调节多种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及辅因子活性。SIRTs所介导的生理过程包括控制氧化应激响应、能量内稳态控制和运动代谢适应等。体育活动对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或对衰老的延缓可能与SIRTs活性密切相关。多种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充SIRTs小分子活性物质都能提高骨骼肌、脂肪、心肌和脑等脏器的SIRTs活性,提升机体抗疲劳及能量代谢适应的能力。SIRTs可能是表征功能内稳态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递增负荷运动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过程中生长抑素(SST)和生长抑素1型受体(SSTR-1)的应答和适应变化特征,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又依据取样时间的不同分为15小组,建立递增负荷训练模型。分别于第0、2、4、6周末的运动前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将大鼠全身灌流固定后取脑及垂体,冠状位连续石蜡切片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得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1)下丘脑中SST主要分布在3V旁室周核的上半部分,为胞质阳性;SSTR-1主要分布在垂体边缘,为胞膜阳性。(2)各组大鼠下丘脑SST及垂体SSTR-1对6周递增负荷运动的适应性变化特征为:①对照组大鼠SST在6周内无显著性差异,SSTR-1在第2周时最低,依次为第0、4周,至第6周时最高;②2周安静状态SST较0周明显增多,4周安静时下降至略低于0周,第6周则下降更低;SSTR-1安静状态下4周最高,依次为第6、2和0周。(3)各周大鼠下丘脑SST及垂体SSTR-1对1次性运动的应答性变化特征为:①第0、4周运动后即刻SST的表达增多,而第2、6周减少;训练第0、2、4周大鼠运动后3 h均可恢复至运动前安静状态,第6周则不能恢复;②SSTR-1在运动即刻及恢复3 h后的变化规律与SST一致,但运动结束后3 h的恢复程度较SST低,有滞后现象。结论 (1)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下,安静状态时大鼠下丘脑SST运动初期一过性增加,之后呈下降趋势,适宜运动可以减少安静状态SST的表达,有利于维持自身的免疫机能;(2)大鼠垂体SSTR-1对1次性运动应答性反应的规律与SST一致,即接受适宜运动训练的个体运动后即刻表达增多,处于运动应激动员和衰竭阶段的个体运动后即刻表达减少;(3)运动后即刻及安静状态下,过度训练均引起大鼠下丘脑SST及垂体SSTR-1表达减少,对于对抗免疫抑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机体防御抑制保护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视野里的体育问题西安体育学院王恒北,刘新平,郝选明一、文化与文化哲学关于文化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文化是指在人类创造的历史过程中那些精华的精神产物,它是具体的,可以遗留的。广义文化则是建立在哲学意义上的“大文化”。它是把文化提高到世界...  相似文献   
10.
硒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在清除机体的氧自由基、抗氧化、延缓疲劳的出现和降低运动机体细胞凋亡率方面起一定的作用。探讨补硒的情况下实验大鼠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状况,找出安全有效的补硒量,将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组和训练补硒组进行恒定负荷训练。结果发现,无论补硒还是不补硒运动组均有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及靠近核膜、核膜增厚等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构改变,运动训练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出现凋亡。补硒对阻止和延迟运动造成的细胞凋亡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副作用,可能会诱导一定数量的细胞凋亡。安全有效的补硒剂量应该往量小的方向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