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2005~2008年各省区基础教育领域作者的研究性学习文献发表数量,计算每万教职工发表文献篇数,作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绝对指标;用各省区2000~2004年基础教育水平的评分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提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相对指标.论证选择上述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绝对指标展现各省区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及省际差异,运用相对指标评价各省区研究性学习相对于其基础教育水平的状况.通过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组合、研究性学习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组合确定开展状况的省区类型,探寻造成省际差异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思维是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其培养应体现在地理教师的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而教师的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是影响学生综合思维发展的直接因素,加强教师综合思维教学行为研究对学生综合思维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收集我国M省地理教师某项教学技能大赛16位参赛选手的教学视频,运用地理教师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水平评价指标和标准对其进行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水平评价,发现选手们的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认为参赛选手综合思维教学目标设置缺失、综合思维教学意识不强、综合思维教学主观规范训练不够、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控制自我认知不足等是地理教师综合思维教学行为水平偏低的四个主要原因。从原因出发分别提出提高教师综合思维教学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年轻的课程,它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但目前各学校普遍采用的"管理小组+指导教师+课外开展"的实施模式存在许多教师方面的问题,影响课程的发展.构建了以研究性学习任课教师轮岗制为基础的"备课组+指导梯队+课堂教学"的实施模式,解决了制约课程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江苏省各地级市(全文均用各市简称)普通中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论文发表数量构建课程开展水平的指标,评价各市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水平,进而将各市划分为6个等级类型.分析发现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与管理上的重视程度、城市离课程文化扩散源地上海的距离、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用各市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与离上海的距离作回归分析,判断各市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水平相对于理论预测水平的高低,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然地理涉及地球和地图、大气、海洋、陆地四大部分,理论内容较多,难度最大。能够利用这些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来体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要求。所以,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较难的部分主要在自然地理中.且所占分数比例稳中有升,如2005年全国高考综卷中(三卷),自然地理与人地理的分值比例约为6:4。由此可见,对自然地理综合程度要求较高的考查趋势越来越明朗。  相似文献   
6.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缘由心理学结构主义认为,要认识任何事物和现象,必须从认识对象的结构开始,即从组成它的个别成分之间的关系去认识它。任何事物都存在于其所处系统的结构之中,因而,能够认识事物的结构就容易认识其本质。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是高考改革的一项要求。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注意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提高适应新情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2009-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的488篇地理教育类论文,从被转载论文的数量、来源期刊、栏目设置与论文内容、论文作者来源地、作者来源机构、合著情况、参考文献等七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转载论文数量不断下降,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持续增长;来源期刊数量不断下降,载文集中于少数期刊;栏目设置不断变革,地理教育类专题栏目增加明显;东部地区被转载论文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一线地理教师是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地理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  相似文献   
9.
问题式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形式,重视地理问题式教学将有助于地理教学的转型和变革。通过梳理问题式教学的概念,经理论推演提出基于明暗线索的问题式教学设计思路,筛选评价问题式教学设计水平的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两个一级指标,下属13个二级指标;制定各二级指标的五级评价标准,对六个设计案例进行试评,依据数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和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标准;依据指标重要性的专家咨询结果,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一套包括指标、标准和权重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所列案例提供了指标不同评价等级的设计样例,可为教师开展地理问题式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秉承的正确价值观,是地理课标要求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了解人的人地协调观水平在社会层面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在基础教育层面有利于教学策略的提出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开展。本文借鉴内涵相近的环境意识、环境关心等量表,开发人地协调观量表,并利用同质性检验、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量表的检验和修订,最终得到由地对人的客观影响性观念、人对地的主观能动性观念和人与地的整体协调性观念等3个维度20个测量项目的量表。基于201份有效公众样本数据对量表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量表具有基本合格的信度和效度,暂且可用于测量人的人地协调观水平,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