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地质学的学科特点和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讨论了地质学本科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我国地质学非学历本科后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并就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了相应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4.
现阶段国际地质科学变革和我国社会发展对地质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地质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特点.通过分析,确定了高层次理科地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了地质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协调统一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来构建终生地学(质)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类本科教育及后续教育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还存在一些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如片面理解"通才教育"和"厚基础"而忽视专业素质培养等,从而直接影响到地质类本科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的局面.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中重视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地质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梦"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理性解读"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史论结合地再现"中国梦"奋斗历程,必须做到科学性与生动性、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言传与身教的相结合,运用案例教育、体验教育和延伸教育等多种方法,增强"中国梦"教育的生动性、感染力、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两当起义是由习仲勋、刘林圃等共产党人于1932年4月在甘肃省两当县领导发生的。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两当起义红色资源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拉伸教育空间、革新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途径与企业场域关系密切。企业所处的宏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多重因素对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基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经验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案例分析,工学整合式学习、分散式学习、生产实践过程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南天山哈布腾苏河沿岸的含石墨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中出露一套若干大小不等的布丁状变基性岩块,产状与区域面理一致。本文对其中保存完好的榴辉岩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岩石学研究和温压演化条件计算。根据主要矿物的含量,将该套榴辉岩大致分为两类一角闪榴辉岩和钠云母榴辉岩,二者的主要矿物均为Grt+Omp+Na—Ca-Amp+Pg+Dol/Cal+Rt±Qtz。石榴石变斑晶两阶段生长明显,从核部到边部XMn和XFe降低,XMg和XCa升高,指示了升温降压的变质过程。根据石榴石核部和边部的包体组合特征,确立了两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前一阶段经历了高压但较低温的硬柱石.硬绿泥石(仅见假象)榴辉岩相,变质温度为400~5000C,压力不低于1.8~1.9GPa,表明早期经历了快速俯冲过程;后一阶段的变质温度为570±300C,压力为2.0~2.5GPa。在退变质绿帘角闪岩相阶段,形成低压脉体(矿物组合为Ab4-Di+Na—Ca—Amp+Ep/Czo+Cal)和一系列退变质反应结构.如Dol的Cal增生边.Omp的Di+Ab后成合晶结构。利用Dol—Cal分溶温度计和Di的Jd分子含量得到该阶段的温度约500—530℃,压力小于0.9~1.1GPa,表明其退变质经历的是降温降压过程。这与利用Thermocale 3.1在NCFMASH体系下计算的PT视剖面图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蜿蜓地流淌在记忆的深处,滋润着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小河欢快地流淌着,没有幽岩深洞的点缀,更没有大江大河惊涛骇浪的气势,却有着独具特色纯朴的乡情。从亮丽的晨光到燃烧的晚霞,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到冰封的冬季,景色朝暮变化,四季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