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内容: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体会生活的美好。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不同心情的写法。4.了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达格妮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音乐家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教育发展相对于城市的教育发展来说比较落后,农村的"书签文化"与城市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探讨了开发农村小学"文化书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策略,以期促进农村小学"文化书签"的发展,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由衷感叹。观景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语文园林",让他们去感  相似文献   
4.
刘世辉 《江西教育》2006,(18):40-4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课。设计意图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点,让学生在音像展示的真实情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一、视听冲击,在历史情境中激情1.教师激情渲染: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知道了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节课让…  相似文献   
5.
刘世辉  刘绍均 《学子》2012,(1):17-18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学校之魂”的校长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行具有决定意义。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潜力和特质。因此,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新使命,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刘世辉  刘莉 《辅导员》2014,(14):19-20
正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会给你的文章打下一个好的得分基础。那么,如何把开头写好呢?清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  相似文献   
7.
刘世辉 《辅导员》2009,(21):21-21
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如果能带着快乐的心情写作,你的文章一定会与众不同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快乐作文的诀窍吧!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办学风格、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反映,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揭题:同学们,课前交流的诗句的确很美,可这些斑驳陆离的诗句都不是我要找的,倒是这一池青青的莲叶,(课件,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板书: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正>"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古人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可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