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土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繁衍生息、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国土开发与利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解放以来,国土的开发利用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教训,而在农、林、畜牧业方面的教训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提高社会发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构建农业科技新体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东南毗邻陕西,四川等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陇东南应充分运用其经济发展的边缘效应,按照市场动作的规律,将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安排到关中经济圈和陕甘川毗邻经济圈之内,摒弃行政区域的限制,以经济区域的协作与分工来组织和规划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天水市是旱作农业大市,农业人口比重接近90%,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复杂。天水市被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之后,宏观发展环境有了积极变化,新农村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天水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落后还在制约着天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从六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可以加快天水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据此,提出了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原则;按照生态经济的效益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向,以及生态管理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聂华林  韩燕  钱力 《软科学》2012,26(5):27-31
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对我国1989~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31个省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都表现为显著地正相关。总体来看,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不同地区来说,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促进作用最大的为东部地区,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并不如长期影响明显。因此,贯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增长,消除区域间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国外都市圈理论的引入和借鉴对我国区域城市的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借鉴中外都市圈成功的经验,结合兰白都市圈自身的优劣势,借西部大开发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机,本着依托中心城市兰州、构建兰白都市圈所取得的叠加效益,远远超过各城市各自为政所得到的效益总量的原则,整体推动甘肃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盐渍土是荒漠地区的重要问题,它对绿洲农业、畜牧业、交通建设等方面部造成极大的危害。荒漠地区不仅有原生盐渍土,而且有随着荒漠的垦植、不当的灌溉造成的大片的次生盐渍土。仅甘肃省而言,就有二百多万亩盐渍土,其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严重地危害着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荒漠地区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  相似文献   
9.
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没有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土地使用效率降低、乡村债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医疗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凸现出来,通过农村综合改革,采取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梯度规模移民、对绝对贫困地区人口实行地保等措施,促进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资源科学》2011,33(3):460-467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