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教育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和艺术研究,它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和欣赏的需要,它最重要的使命是解释实践、影响实践甚至改造实践。遗憾的是,“教育学术”在表面的繁荣背后,却日渐暴露出其在影响实践、改造实践方面的乏力。当前,教育研究存在书斋化和移植两种不良倾向,使得教育理论越来越远离课堂。为了消除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之间的“文化阻隔”,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研究的性质,确认教育研究是一种实用性和情境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研究者的实践意识、批判意识和原创意识。确立实践意识要求研究者到实践中去,理论建构要有利于实践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专业化的学术体制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使得现代学术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当其他学科领域纷纷批判由专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时,教育学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中国的教育学建设中,专业化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不能将公共化与专业化相对立,而应在推进专业化建设的前提下倡导教育学者的公共关怀。教育学者在面对教育实践时,必须在“介入意识”与“距离意识”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在参与公共文化讨论时必须立足于专业立场,并以此为基础承担其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4.
赫尔巴特提出人的"可塑性",核心旨趣在于批判宿命论和先验主义自由论,论证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合逻辑地导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本纳通过对"可塑性"与"主动性要求"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实践形式的独特性:教育是一种暗含自我否定力量的实践,"教育的自我终结"恰恰意味着教育的成功;意味着受教育者内在能量的扩充,生存智慧的提升和生命自觉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共识与分享,但并不刻意追求同质化。在共同体的实践中,应当克服简单的加法逻辑,以免造成学校组织机构大量增生、功能冲突、效能低下;应当在教师学习、学校深度变革和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等多重目的之间实现有效聚合,而非离散设计。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建立清晰的专业自觉,重构自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自我和外部支持性环境应致力于保护教师的独立思考,拒绝教学实践的技术化和平庸化;鼓励不同的参与者通过跨界学习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人类维持生存创造财富的基本社会活动。就业,是民生之本且联着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家庭离开了就业,生活将难以为继。人们对就业的关注度超过任何活动,就业问题自然成为新闻热点。新中国建立起,围绕我国就业政策的实施,新闻宣传在解决旧社会遗留的就业包袱、知青回城潮、下岗职工再就业、富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世界级难题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育在理想层面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具体体现为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现存状态的超越。由片面的适应论教育观到教育超越性问题的突现,教育理念的嬗变预示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者参与学校变革,将面临更大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教育学者必须对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心理准备等保持清醒的自识,对教育实践生态进行准确判断,并且通过尝试性接洽对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合作可能性以及合作空间进行明辨。  相似文献   
9.
作为创建中国现代大学的先驱,蔡元培与郭秉文于20世纪初分别变革和创建了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两所学术重镇,形成了"学分南北"的独特格局。作为留学回国参与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典型代表,蔡、郭二人办学理念的差异,可以视为德国与美国两种不同的大学治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碰撞会通的实践产物。探讨两位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在治理理念上的差异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走向"现代性"的艰难历程,也可望为"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0.
“因教而学”作为一个新课题提出之后,园内已有学者对此做过专文论述。①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讲,因教而学是指学生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师生教学互动的意义上来解读因教而学,并将之作为因材施教的对应面,才能深刻理解其理论价值。② 学生因教而学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地探求与实践而习得的,因此它有一个渐趋成熟的发展历程。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心理成熟水平较低,认知结构尚不完善,因而其因教而学的能力还处于形成与发展水平,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