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五四"及20年代的现代文学作品,皆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言说和描写国家与地方乡土形象。作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迅的小说以故乡为中心能指符号,具象而隐喻地通过一系列空间物象展示中国形象的否定意义。浪漫主义的创造社诗人郭沫若则通过动物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隐喻中国形象,这种隐喻的背后和深层是对设计和再造"新中国"的自信。闻一多则亦以社会性与自然性物象、积极和消极的两级对立情感对中国形象予以描绘,内里自有诗人思想的积淀。而受社会进化论与救亡思潮影响的郁达夫与老舍等小说家,也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中,对真实与想象的中国形象予以价值表征。这些国家形象言说和描写的多元性,既反映了"五四"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多元性,也反映了对救国救亡、再造中国的不同的思想路径和方向选择,具有文学与思想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末到五四时期国内外的各种政治、文化和文学派别,出于不同的目的,主要通过纸媒描绘与书写了正面的与负面的两大类中国形象,并传播和扩散开来.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剧烈的时代,这些中国国家形象的书写与传播构成了中国语境的一部分,并极大影响了社会与文化的变革,从总体上激发了民族国家关怀和以救亡与启蒙为表征的民族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逄增玉 《现代传播》2013,35(4):61-63,67
在文学消亡论甚嚣尘上的多媒体时代,文学,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样态及其价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认为后工业时代的中国,所谓高雅精英文学和大众消费文化将共生存,各有自己的接受群体,并且在中产阶级扩大和稳固之时雅文学将有自己稳固的生存与消费空间;但多媒体、新媒体时代文学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深刻地改变文学的样态和模式,印刷与电子媒体等多空间将造成多种文学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学将以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承担走向经典化和世界化。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西方和古代中国进行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当今出现世界性的中国文化热之际,中国文化跨国传播中首先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和昭示中国文化的价值;其次要认真地梳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梳理过程中也要把近现代中国形成的新文化、"新国学"融合到中国文化的价值链中;第三要梳理中国文化中具有永恒性和普世性的价值体系,寻找和厘定中国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共同点和对接点;第四应该注重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方法和方式问题,注重传播的可受容性、兼容性和有效性;最后,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在文化传播中注意吸收他国文化的精华和营养,以丰富本国文化并促进本国文化在传播中增加新的价值内容,从而不断发展和辉煌.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分析我国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文学史的编写历史及得失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存在综合类、师范类与行业类大学的实际,提出了各种层次大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建设上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行业性大学更应该从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的出发,建设切合专业适用的、与整体培养目标吻合的教材,并提出了基本的编写与建设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创办于1945年的东北书店,在解放战争期间,共建成200余个分支店,发行网点遍及东北全区城镇,累计出版发行书刊近800种,超过1500万册。1949年以后,书店大批从事编辑出版的人员大举入关,在平津地区拓展业务,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如果对《子夜》进行阐释置换 ,即还原或复制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 ,那么就会看到《子夜》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化的和主观化的“文学叙事” ,也是客观化的“历史陈述” ,它表层描述和深层蕴涵的 ,是民族资产阶级和民间资本势力在面临多种现代性缺失以及在多种现代性抉择的激烈冲突中 ,走向边缘和失败的悲剧性寓言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出现、延续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它贯穿于新文学史的各个历史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作家群创作,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取材于同一地域的生活,抒发同样的民族情与乡情相交织的心灵旋律,表现出同样严肃的主题内容,作品具有异常鲜明而又相似的地方色彩,可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东北作家创作的乡土色彩,除因作者们曾长期在东北生活过,不可避免地会在创作  相似文献   
9.
及时的收获与迟到的品评──评《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逄增玉犹记80年代的文学研究中,“方法论”热曾风行一时。其时,各种各样的来自于国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纷至沓来地引进中国,被文艺学科的各个领域的人们热心地加以争论、探讨和实践,一时间“方法”迭起,色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