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教育   23157篇
科学研究   1603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1315篇
综合类   484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149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1988篇
  2012年   2445篇
  2011年   2921篇
  2010年   2520篇
  2009年   2453篇
  2008年   2765篇
  2007年   1901篇
  2006年   1581篇
  2005年   1496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获取相应的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之上应该对数学教学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利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作文都是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个"拦路虎",很多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小学生本身生活阅历、认知能力以及词汇积累等方面都比较浅,使得在写作过程中难以熟练下笔;另一方面,小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对于作文的结构难以有效把握。而要促进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难点,就需要在作文起步阶段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开展教学创新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育如何围绕学生全面成长这个主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幸福完整的人?5年前,一粒种子落户我家窗缝,它奇迹般的生长过程启发了我对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深度思考,并逐渐完善了一个教育思路:将每一个孩子看作一粒独特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种子,而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写的白纸。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材的读者是谁?是正在学习成长且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因此,对教材的审定和编排,应该严谨,严谨,再严谨。同时我们不要以为这些教材都是名家名篇的就不敢去纠正其中的瑕疵。教材有瑕疵并不可怕,因为人(作者、编辑)不是神,只要是人做的事就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哪怕是名人或伟人。况且语文新课标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品格。基于这些考量,作者斗胆把一些教材中的瑕疵指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投掷运动员赛中出现的心理过度紧张现象,运用心理学原理并结合投掷运动项目特点,提出了赛前、赛中、赛后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出《七略》目录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形式和内涵双重层面上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观是汉代哲学整体思维的产物,它模铸了后世“依刘向故事”的所有中国古代目录学,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目录学取向。并在和西方原子分析型目录体系的比较中,讨论了其优劣。  相似文献   
8.
据观察,时下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塑料有色眼镜,一般都属于玩具,其工艺十分粗糙,厚薄不一,透光度差,屈光不正,颜色深浅不均匀。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骨质较软,容易变形。长期戴眼镜会影响鼻骨正常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14年前,我采写了一篇题为《胡耀邦的最后七天》的长篇通讯,由于我当时并未完全搞明白的原因,这篇原计划发新华社通稿的稿件没有发出,只在发往海外的《?望》周刊海外版上登了一下。1989年4月15日清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逝世,这一噩耗震动了海内外,使亿万人民异常悲痛,海外有些媒体趁机散布了一些有关胡耀邦同志死因的谣言。为了澄清事实,也是为了将耀邦同志辞世的具体情况告诉我国人民,新华社社长穆青决定由新华社记者采写一篇有关耀邦同志从发病到最后逝世这7天治疗过程的稿件,供国内各报台采用。穆青同志把这任务交给了我,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