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5689篇
科学研究   493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568篇
文化理论   84篇
信息传播   2570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920篇
  2013年   1297篇
  2012年   1324篇
  2011年   1498篇
  2010年   1453篇
  2009年   1245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安全教育也就理所当然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并借助网络课程得以“广而教之”。然而,一旦涉及到学生可能发生的自杀自残行为,学校就颇觉棘手。这几年,一旦有类似事情的发生,学校精神难免会高度紧张,从问题学生的全面摸查与重点关注到指向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描写在课本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他们在自己平时的习作中尝试进行运用,并让这种运用更为有效,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5.
众多小说家都十分注重碎片化写作方式,不仅仅是在小说主体与内容之中,其小说结构在打破传统写作方式后皆受到后现代小说家的注重。多丽丝·莱辛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在《金色笔记》中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碎片化的结构与开放式的结尾和后现代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灏 《新闻界》2020,(4):93-93
文学新闻是指以文学形式完成的纪实性新闻叙事,而不是字面上的有关于文学的新闻,所以精准的说法应该是"文学性新闻"。这其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所写内容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而非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虚构;二是从叙事方式到框架文字、句式表达都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传播学院的约翰·C.·哈索克教授专门为此撰写了《美国文学新闻史:一种现代叙事形式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相似文献   
8.
影视明星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牵动世人的目光,而看法却各不相同,不但因人而异,前后也大相径庭。先前注意“搜索”明星们的闪光点,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而现在呢,除了盯着他们的生活隐私,就是“用平民的视角”,去“挖掘”他们“人性”中的“本能”或“天性”。这似乎正在形成一种时尚,一种摩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
规则与自由     
2003年7月,某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镇组织的交接班验收考试。其中,一年级语文试卷最后一题“看图写话”的题目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要求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写三句话。第一幅图画的是草地、马群、蝴蝶、花丛;第二幅图画的是柳树、燕子、稻田、小河、小鱼;第三幅图画的是蓝天、白云、小鸟、羊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