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7篇
科学研究   114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名短跑及8名中跑运动员分别完成300m冲刺跑及2×800m最大速度跑,于运动前5min、完成后即刻、完成后4min直至22min(间隔时间3min)分别采血测定血及血乳酸含量。结果显示,300m冲刺跑及2×800m中距离重复跑均可导致机体血水平显著增高,血水平与运动强度具有正相依存关系,血峰值出现的时间以运动后4-7min为多,均滞后于血乳酸峰值。血可以作为监测运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并与血乳酸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受试者血水平的增高与其机体机能状态及疲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在学习硝酸硫酸一节课时,学生犯难的知识点增多,一考试学生分值并不高。看似简单的知识实际因为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学生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不足,综合性增强了,难度在潜移默化地增大,学生却已经落下了。教师在领悟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的基础上,在讲课和复习中注意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和给予帮助,有助于学生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厌氧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izing,ANAMMOX)菌的活性恢复,采用SBR工艺对长时间(100 d左右)停止运行的反应器中ANAMMOX菌进行活性培养。经过22 d的恢复试验,ANAMMOX菌活性基本恢复,在第17天,NH+4—N和NO-2—N的转化率均在90%以上,TN的去除率在80%以上。在培养过程中,载体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色。结果表明,在常温闲置较长时间的反应器中ANAMMOX菌的活性可恢复性强,恢复周期短,恢复后的脱氮性能良好;ANAMMOX反应器通过对生物膜载体的培养可以使ANAMMOX菌的活性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5.
氨氧化法制备丙烯腈反应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机过渡金属化学理论探讨丙烯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鲜切慈姑贮藏中的色差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酸解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度不断增加,PPO活性在前9d逐渐增加而后下降,POD活性在前3d及第6至12d均增加,POD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活性很高且变化很大,而PAL的活性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说明PPO、POD和PAL三者共同作用影响慈姑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7.
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alo substitution on disubstituted aryl semicarbazones on the anticonvulsant potential and model the activity based on quantum mechanics. Methods: A series of twenty-six compounds of N^4-(4-bromo-3-methylphenyl) semicarbazone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in the 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 (MES) and subcutaneous pentylenetetrazole (scPTZ) seizure threshold tests. Some potential compounds were also tested in the subcutaneous strychnine (scSTY) and subcutaneous picrotoxin (scPIC) seizure threshold tests.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behavioral impairment and CN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ression in mice.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l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se compounds to gain understanding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essential for activity. Results: Some compounds possessed broad spectrum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as indicated by their effect in pentylenetetrazole, strychnine, picrotoxin and maximal electroshock seizures models in resemblance to other aryl semicarbazone derivatives reported earlier. The higher the difference in HOMO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and LUMO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levels was, the greater was the activity profile. Conclusion: The pharmacophoric requirements for compounds to exhibit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that includes one aryl unit in proximity to a hydrogen donor-acceptor domain and an electron donor have been justified with the molecular orbital surface analysi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测定数据、理论分析对"银溶液显碱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详细阐述了银溶液氧化乙醛的反应机理及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丹参与基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丹参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完成丹参基因组框架图的组装。目前测序结果已覆盖92%的丹参全基因组和96%的基因编码区。丹参是著名药用植物,在中国境内广为种植。丹参基因组的完成表明人们可以从基因上充分认识丹参、利用丹参,也将推动丹参成为第一个模式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