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79-82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氰戊菊酯和铜单一污染对菜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单一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效应,对土壤脲酶则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效应,二者激活或抑制效应均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铜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呈现出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效应,而对土壤脲酶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表明土壤脲酶可以作为菜地土壤氰戊菊酯和铜污染的主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酶活性生态背景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纤维素酶和转化酶的最大值在7月份,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最大值是在8月份,而脱氢酶的最小低谷值在7月份,用灰色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土壤酶活性总体的主要因素为弹尾类动物、活性有机质、土壤pH值和含水量。各种土壤酶分别和4种主要因素之间建立5个灰色数学模型[GM(1,5)],除脲酶外其它四个数学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很小,模型拟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The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chitosan beads were prepare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urease was immobilized onto the beads. The activity and the yield of enzyme activity of the immobilized urease were 10.83 U/g carrier and 47.7%,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immobilization were 1% of glutaraldehyde volume fraction, 10 mg/g of urease/beads weight ratio, 24 h of the processing time and pH 6.5 of the reaction medium for immobilizati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mmobilized urease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free enzyme. The optimum pH values were 6.5 and 7.0 for the immobilized and free urease,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60℃ for the free urease, while it shifted to 65 ℃ for the immobilized enzyme. The Michaelis constant Kr, was 9.1 mmol/L for the immobilized and 12.5 mmol/L for the free urease. The immobilized urease retained 40% of its initial enzyme activity even after 10 repeated uses. The immobilized urease stored at 4 ℃ retained 46% of its initial activity even after 35 d.  相似文献   
4.
沈黎炜 《大观周刊》2012,(11):144-145
试验选用传统工艺制成的松花蛋和马口铁罐装番茄酱作为食品样品进行检测。采用传统工艺做成的松花蛋(皮蛋)由于在加工中使用了黄丹粉(PbO),含铅量往往很高;马口铁罐的接口焊锡中常常含铅镉重金属,由于番茄酱呈酸性,一部分重金属就会溶解进入番茄酱中,造成污染。试验选用这两种食品作为样品,用脲酶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就能够确切评价脲酶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西藏河谷农区农田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在持续6年的定位试验(撒播、条播、少耕、免耕)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土壤活性有机质、土壤脲酶、蔗糖酶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青稞整个生育免耕方式土壤呼吸强度最高;(2)随土层深度增加,处理年限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免耕处理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20~40cm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低于0~20cm土壤;耕作方式处理年限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条播方式土壤脲酶活性强,而免耕方式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由此得知,土壤生化性质指标能敏感地表征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扰动差异引起土壤环境和生物活动变化。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矿化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矿化形成无机矿物。微生物矿化形成碳酸钙可以作为一类新型胶凝材料,并且可以固结松散的砂土颗粒,在地基加固、扬尘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概述了研究生物矿化方法和微生物碳酸水泥潜在应用砂土加固、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等,详细讨论分析了Bacillus pas-teurii中脲酶水解尿素机理,并指出脲酶水解尿素存在水解和消除竞争。当今研究微生物水泥也存在各个步骤的反应机理、产物晶型的影响机制、复合微生物对矿化晶形如何影响等问题,通过研讨展望指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水泥方案。  相似文献   
7.
岳春雷  常杰  葛滢  朱荫湄 《科技通报》2004,20(2):112-115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研究了人工湿地基质中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与污水净化效果之间的关系.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随基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蛋白酶活性在基质上层最高,下层次之,中层最低;湿地上池基质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大于下池.磷酸酶活性与污水总磷、CODcr,BOD5除率正相关;脲酶与总氮的去除率正相关;蛋白酶与总氮、总磷、CODcr,BOD5去除率没有相关性.该研究为利用酶活性作为评价净化效果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通过问题探究、讨论交流、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分析与讨论等环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主构建新知识,学会涂布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