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752篇
科学研究   20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宥性事由源于英美刑事诉讼中的可抗辩事由,与正当化事由联袂构成行为出罪理论的基石。与正当化事由不同,可宥性事由已经僭越了法定的行为正当化条件,行为的违法性首先被肯定,只是在责任归属上寻求宽恕性处理。引入可宥性事由,可丰富体育竞赛行为入罪和出罪的相关内容,便于司法统一判定。分析认为,体育竞赛行为可宥性事由成立,要满足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合法性和正规性、主体仅针对运动员、行为局限于体育竞赛行为、违法目的“单纯”性、行为以“反规则”为前提等条件。入罪和出罪的类型化有利于定罪和量刑的规范化,分别对竞技伤害行为、滥用兴奋剂行为、假球等竞赛舞弊行为适用可宥性事由予以出罪抑或减轻处罚的情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体育竞赛运动员可宥性事由行为入罪不能忽视运动员自由保障的理念,且尽量避免选择性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anguage used to defend reputation in instances of defamation, debt and theft presented before the ecclesiastical courts of the Archbishopric of York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Finding a circulating language of trust and household credibility in the court papers, the argument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dification of reputation was not a phenomenon brought about by the Reformation but that a reputation mechanism was intrinsic to the medieval market embedded in informal institutions, social norms and cultural dictates and enforced in the courts.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及身体保健设问精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学校体育及身体保健方面许多常识性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偏误,设置40问并从体育基本理论的高度分别进行了简明解说。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保健作用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太极拳运动的保健作用与机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功能的逐渐完善,社会体育、休闲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旺”起来的热门专业。由于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并未开设这一专业,面对人才供应的短缺,建议部分具备开设这一专业条件的体育院校应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以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分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学分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常用的16种方法,并对其各自的基本特征与运用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直面惨淡的人生——刘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的创作缺乏快乐,他看到的是生命的困惑,致力于探究生存之道,探索人性之谜,揭示无所不在的人生宿命。存在与消亡,实有与虚无,意义与空无,成为他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挪威学前教育的《日间护养机构的框架计划》对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解读和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框架计划可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提出了日间护养机构的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内容——学习和体验的领域”。第三部分是关于“计划的运用”。本文重点讨论了第二部分,即日间护养机构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框架计划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哲学与老庄哲学有两个契合点:即理性批判和人文关怀。尽管两位哲人对批判各有偏颇,但两种批判的意旨在于使人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诗意的栖居”。在理性日益膨胀的今天,探讨两位哲人的思想,对于我们以和谐社会为主导的现代化建设极富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我国新农村社区健身俱乐部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而且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探讨建立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界定、任务、基本条件、要求与资金来源,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表现出的功能和价值,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和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