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68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图通过分析学习型组织开发与地域化——吴化的必然联系,思考探索重塑传统化,寻求开发苏州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良是家有万金的韩国贵族公子,国灭家破后为报仇,曹募壮士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读兵书交豪杰,终成为反秦农民军小首领。投靠刘邦后.他在刘邦率军西进灭秦中出谋划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鸿门宴”中他机智多谋,保护了刘邦的生命。他又送汉王赴南郑,途中献计而返,为汉王的东进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以降,现代性遭遇中国。在思潮涌动、文化昂进之时代,乡村文化渐趋成为思想家关注之焦点。洪仁玕重视改造乡村农民文化观念;严复划群己界限,倡言发展国民个体的“德”“智”“体”三方面基本素质;梁漱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乡村建设一新局面,希冀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他们似乎都看到了问题,但没有找到解决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样性,最核心的内容则是当时当地人的思想和精神,其他内容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等都是化的内容,但都不是核心的内容。吴地化中有一种高度关心人民痰苦、国家兴废、重人格、尊人道、不随流俗、不拾人牙慧的思想和精神。章将上述思想与精神概括为一种执着的人主义的理性追求,并认为是吴化的精神所在。科学必须与人精神平衡发展,发掘蕴藏在吴化中的人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一种文化知识的积淀与提纯,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生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编辑的积极组织,有意识地策划才能产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产生是编辑对自身知识资源,对地方文化资源,对学报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建构要充分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学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武术的“抱拳礼”、武术拳种命名和拳理、武术套路结构、武术攻防技击特点及持械方式等方面内涵的传统文化意义的深刻分析 ,对在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授教学本身所拥有的文化教育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有益熏淘 ,以此来培养民主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了较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
论武术与奥运的接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文化价值是相同的,这为它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基础。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能够丰富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能实现中华民族向奥林匹克贡献中国项目的心愿。  相似文献   
8.
伍廷芳长期在海外生活,其思想形成期是在英国及其殖民地香港度过的,因此其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甚深。他在英国受过三年法律教育,受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影响很大,所以他主张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1949-2004年有关梁启超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散文大致可分为:"雅舍"精神内核自述,世相人情、社会风尚的描摹,对旧情往事及昔人的追述,托物言志、感物抒怀之作,对故土风物的追述和反刍等五种类型,这些散文集中反映了梁实秋散文"闲适雅淡"、"幽默风趣,寓庄于谐;言简意深,雅致醇厚,讲究文调;引经据典,广征博引"的散文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铸就了梁实秋饮誉文坛的散文大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