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涩的古汉语文法和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是普通读者从史籍原文获取所需信息的两大障碍。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实现史书知识重组与形式再造,即支持从时间、人物、地点等多个维度出发获取史书中的知识,并以图结构的方式呈现所返回的结构化知识以及对应的史书原文,从而在降低相关信息的获取与理解难度的同时,拉近读者与史籍原文的距离。然而,目前基于史书原文获取结构化知识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多在可视化呈现上与史书原文相割裂。因此,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史书多维知识重组与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史书多维知识建模、基于古籍智能处理技术的史书多维知识库自动构建与多维知识可视化三部分。最终将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实现了其以人物、时间、地点、社会集团、职官等不同维度为中心的自动重组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宋词流派的划分问题是词学界长期论争而至今未尚圆满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自从明代提出婉约、豪放之分后,不同的说法纷纷出现。宋词流派研究总的趋势是走向精细化.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可能不会出现定于一尊之论。  相似文献   
3.
In this interview, conducted via email during August 2016, Dr. Arlene G. Taylor discusses her career as a cataloger, professor of cataloging and classification, and her work in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Topics include her early catalog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changes in both cataloging practice and the teaching of cataloging, subject analysis, and “aboutness” as compared with form/genre acces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uture of MLIS programs.  相似文献   
4.
对比修辞:英汉书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评,作为一种新型写作体裁,同样反映化差异。英美学术书评侧重描述,汉语学术书评则侧重评价;英美书评批评性较强,汉语书评批评性却较弱。两种书评在修辞结构和评价策略上的差异与其不同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很大联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通过对中学语文说明文审美教育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在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东晋以降,文风浮华,内容空洞,“损本逐末”。隋初,治书侍御史李谔提请文帝杨坚用行政手段端正公文文。本文以其《上书正文体》为研究对象,从文种学角度出发,探索“上书”的历史渊源与向“奏”文种转化;分析后世沿用残留状态的上书之原因,印证该实例处的文种演化阶段。从文体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文所崇尚的“儒素”之内涵,是强调公文以实用为本。“儒”指内容实在,“素”之指文字朴实。与文艺作品基本出发点,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明显有异。进而分析李谔的主张在公文写作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点,在题旨上注重事理的揭示,在叙事准则上反对过度虚构,风格简淡,回避现场感,其文类特征是鲜明而系统的。面对《阅微草堂笔记》,应当采用子部小说的原理来阐发文本及其小说史地位,否则牛头不对马嘴,只能徒滋纷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中的审美教育目标,通过对说明文审美教育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在说明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全面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产业链逐渐完善,各种类型电影制作经验也日益丰富。为了用更科学的方法分析我国电影行业发展现状,以统计的 435 个电影名称为节点、电影所属类型为超边,建立电影超网络,并分析超网络的拓扑性质,将各个年份的拓扑性质进行对比,得出电影之间竞争情况以及各类型电影分布情况。该方法不仅能够更科学地分析电影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情况,也可以用于其它领域竞争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Liste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n be assessed by analyzing children’s visual, verbal, and written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understandings. “Talking Drawings” (McConnell, S. (1993). Talking drawings: A strategy for assisting learners. Journal of Reading, 36(4), 260–269 is one strategy that enables children to combine their prior knowledge with the new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n expository text and “translate” those newly-acquired understandings into other symbol systems, including an oral discussion with a partner, a more detailed drawing, and written labels for the drawing. The Talking Drawings strategy begins by inviting children to create pre-learning drawings. These initial drawings are a way of taking inventory of a child’s current content knowledge about a particular topic. After pre-learning drawings are created and shared, children listen to or read an expository text (e.g., information book, passage from a textbook) on the same topic as their drawing. Pairs of students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and either modify their pre-learning drawings to be more detailed or create completely new drawings that reflect the recently-acquired information.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label their drawings with words in a diagram or schematic fashion. By evaluating the “before” and “after” artwork, educators can identify advances in students’ reading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terminology, facts, and principles on a particular top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