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穆勒五法的方法论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勒五法”不仅是古典归纳逻辑的最高成就之一,而且具有鲜明的方法率特征与不低估的方法论价值。穆勒所论述的五种方法是以消除非相干因素为基础,以演绎思想为补充的求因果归纳方法;它们可作为实验探索的方法论准则,在科学假说的构建与确证中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生活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教师教学生活是改善教师生存状况的迫切需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学生活研究有着特定的内容和范畴,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原则、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原则、本土化原则、多样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即以学习者自己为主导、以学习过程为中心评价内容的评价。它在理念上强调过程和自主,以促进学习为基本目的,融入先进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其方法论要点有:在学习评价总体框架中设计,与整个学习过程整合,制订灵活的评价标准,以质性评价为主。其主要方式包括:学习质量概况评价,学习活动样本评价,学案评价,学习叙事评价,成长包评价。  相似文献   
4.
In this quasi-experimental mixed method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faculty-to-faculty mentoring program to increase student success rates in online courses at an American university. Over one semester, 24 faculty mentees worked with 6 faculty mentors on improving cours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ing student engagement techniques. Using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we found positive results for two of our effectiveness measures (i.e., mentor and mentee feedback and mentors’ ratings of mentees’ courses). However, in terms of our third measure (i.e., student learning data), although institutional data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4.1% aggregate increase in online student succes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made no significantly greater gains than two control groups. Our findings highlight some benefi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se types of university initiatives and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riangulation to integrate participant feedback with formal measures of student success.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了解"五计学"当前研究方法特点及其融合发展状况,建立"五计学"研究方法体系,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和体系创新提供借鉴意义。[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期刊所载计量学科论文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人工检索其2010—2019年的"五计学"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建立"五计学"研究方法体系。[结果/结论]近10年来"五计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定量分析;"五计学"研究方法呈现"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融合状态。进一步提出"五计学"研究方法体系可以分为一般理论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分析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并针对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课堂教学循证评估系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循证评估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生产和使用。美国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IQA)工具为循证评估证据的科学式生产、协商式整合和问责式嵌入提供借鉴与启示。基于循证的课堂观察评估通过收集证据、使用证据来回应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课程核心知识,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循证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持续改进。发展基于循证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必将为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注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数字布鲁姆、翻转布鲁姆与知识深度布鲁姆是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在信息化教学领域中的新应用。信息时代,分类学在教学层面上由一种分类框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法与评价手段,从重视测评到重视学与教,再到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关注。哲学层面上,由价值中立转向价值关涉,重视高阶认知,强调深度学习,强调创造、评价、分析。认知层面上不再强调从识记、理解直到创造的累积性的层级关系。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领域中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发展大致保留了原分类学的主要精髓。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依旧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人文在20世纪经历了异常坎坷的命运,但富有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家也在中西古今之争的语境中培塑了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首先,同情地理解风雨飘摇中的中华传统人文,决定了“友“(同情性)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情感基点;其次,抽象地继承中华传统人文的合理内核,决定了“取“(选择性)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理智途径;最后,综合地创新既与传统一脉相承、又与现代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文化,决定了“得“(主题性)是我们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意志目标.20世纪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方法论智慧,在新的世纪中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Sfard and Kieran [Kieran, C.,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6, 2001, 187–228; Sfard, A.,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6, 2001, 13–57; Sfard, A. and Kieran, C.,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8, 2001, 42–76] have developed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which aims at characterizing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discourses while they are working in groups. In this study, I focus o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is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namely the interactive flowchar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uggest two complementary analy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active flowcharts: an additional analysis by means of the analytical construct of contextualization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types of mathematical discourses. Based on data from a study of how four groups of Swedish engineering students collaboratively construct concept maps in linear algebra. I show that the two complementary analyses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active flowcharts more coherent and transparent, and hence, more reliable. Furthermore, the two complementary analyses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picture as to whether the studied discourses were to be seen as mathematically productive or not.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of performing the suggested additional analyses within the origina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