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3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谈师德     
古人云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严者尊敬之谓也 ,但是这个尊敬不仅包括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更应该包括教师的自尊 ,自尊者才能为人所尊 ,自爱者才能为人所爱 ,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民教师 ,更应该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职业道德感 ,具有鲜明的角色意识和严格的行为规范 ,真正成为广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表率和楷模。心理学认为 ,道德情操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 ,对一个人智慧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的强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赞扬居里夫人时说过 :“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 ,对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 ,可能比单纯智力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管理者应有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做人的资格和规格 ,人格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管理者的人格是共性和个性的整合 ,学校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是在管理的这一特殊职能中的特殊表现和产生的幅射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定义及图书馆本质的分析,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操和职业使命三个层次。以思想教育和激励机制作为职业精神形成的基础,把馆员的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责任、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的培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符合图书馆职业的现实需要,使之不断地演进及转化,升华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反过来又指导着图书馆实践,呈现螺旋上升态势发展,促进图书馆事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引路人。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什么样的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就变得异常重要,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应该秉承的理念进行探讨,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德育工作的内涵以及具体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有什么意义;第三部分为具体的提高道德修养的措施;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载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把重要尺子。对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有鉴于此,笔者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上作过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7.
林青珍 《考试周刊》2014,(66):24-2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语文课堂之外的附加任务,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语文教学要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在导语中渗透精彩的课堂,老师常常会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和设  相似文献   
8.
<正>德育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历史教师忽视德育教育的功能,将历史这样一门人文学科上成了如何得高分的技术课,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严重偏离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只有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情操,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人格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9.
王红霞 《青海教育》2011,(11):25-25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重表达,轻育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爱国主义教育是班级德育的主旋律。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充分利用当地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和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针对班级学生实际,结合本地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革命烈士、爱国志士以及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足迹、事例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有一种切近感,易于入心入脑。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