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视野》2004,(5):45-45
由于出版业努力保持与已经来临的数码时代同步,因此,呈现出一片“美好的新世界”。从15世纪德国古登堡印刷《圣经》开始的出版业,现在正应对电子书出版、数码论文文档和出版物的在线阅读版。现在报纸、图书、杂志和其他资料的出版和印刷,合起来有1万亿美元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3.
企业购并中,伴随着两个企业文化的接触、碰撞、适应,大都会发生文化冲突现象。这种冲突,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引导、防范,任其渗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它将对购并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令导致整个企业购并活动的失败。因此,企业购并后双方不同的企业文化需要适应,而适应有四种基本模式,即同化、整合、隔离和文化破坏。所以,企业文化整合需要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及其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 R &D活动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在此 ,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必然性、新趋势 ,并提出如何使中国跨国公司 R&D活动国际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学锋  魏江 《科研管理》2002,23(3):139-144
本首先对购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协同效应是购并价值的主要体现,为了实现有效的协同,需要从购并并目标对象的选择和购并后的整合两个方面开展工作,购并前目标对象的选择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购并后整合的核心是核心能力的转移,对此章围绕技能和知识,企业化,管理系统和组织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购并目标公司预测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苟开红  谷伟 《预测》2003,22(5):49-52,65
本文以我国2001年公司购并活动为研究对象,选取7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对目标公司的回判准确率为77.33%。文章发现,非完全市场化的上市制度和过小的市场容量是导致目标公司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出售仍然是为处置不良资产,还没有被看作整合内外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本文的研究支持A股市场半强式有效假说。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众多的经济报刊,在报道中更加注重实事求是,更加关注国家经济利益,这是一种令人欣慰的现象。比如前些时外资凯雷公司购并我国徐工机械公司一事,一些经济报刊就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使这一可能损害我国利益的经济活动缓行了。目前,虽然此事并没有完结,但外资已提高了出价,并同意把原拟控股85%降至持有5%股权的比例,同意由中方担任董事长。这表明事态已朝着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新闻界对此所起的作用,是十分蓖要的.这一事情又促使我们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实施资产重组的几种主要方式作了分析对比认为从成本比较的角度出发企业兼并具有独特的优势,应成为资产重组的主角,并就大力推行企业兼并,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购并后整合模式选择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许多公司将购并战略作为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相当多公司购并案例以失败造终。现有研究认为,缺乏购并后整合措施是影响购并战略实施成功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根据购并与被购并公司内部具体情况选择相宜的购并后整合模式,是实现购并后协同效应与预期经营业绩水平的关键。本文还提出了四种购并后整合模式,并对其具体操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