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享有网络信息带来的便捷,同时也面临网络裹挟的一些干扰。克服这些干扰还存在一些主要障碍,需要在提高学生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增强自主学习环境的塑造力、提高教师自身网络教育的驾驭力和提升网络学习的保障力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传播“微媒介”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到来。本文通过对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内涵的认识,分析并梳理了微时代背景下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微时代下着力推进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大学生资助工作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资助管理工作者只有认清“微时代”的特征,完善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大学“育人”的最终目标,为国家培育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革新的进程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交互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网民,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微时代”话语场域,其话语载体的开放性、大众化,话语发布的便捷性、碎片化,话语传播的交互性、隐匿化等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微理念”滞后、“微平台”欠缺、“微内容”僵化是建构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所需要克服的阻抗因素,用包容的思维方式接纳、科学的工作方法驾驭、长效的眼界发展是建构具有主导效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马丽杰 《科教文汇》2020,(12):48-49
随着网络交流的深入,网络语言随之产生。网络语言具有宣泄性、自主性以及开放性的特征,是对传统语言的僭越。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迎面走来,人们的生活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这种生活的碎片化无疑导致了网络语言的无序化,并产生了网络语言失范行为。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必要的消融策略,以杜绝这种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课程是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文章梳理了微课程的基本概念,明确揭示了微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模板,具体介绍了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并订立了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既是微时代的践行者和体验者,也是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呈现主体性、潜隐性、辐射性、亲和力等特点,依据特点找到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的发展和普及,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5亿多的微博用户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行为都面临着强烈的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基础之上,探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使用微博,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产生,手机媒体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微公益的蓬勃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博、手机媒体等"微传播"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并引导学生认识和投身微公益活动等方式,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