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15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教育   30633篇
科学研究   7700篇
各国文化   93篇
体育   1160篇
综合类   1418篇
文化理论   319篇
信息传播   4819篇
  2024年   600篇
  2023年   2512篇
  2022年   1742篇
  2021年   1163篇
  2020年   1189篇
  2019年   1114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1552篇
  2014年   2908篇
  2013年   2235篇
  2012年   2819篇
  2011年   3050篇
  2010年   2699篇
  2009年   2691篇
  2008年   3076篇
  2007年   2496篇
  2006年   1891篇
  2005年   1839篇
  2004年   1798篇
  2003年   1643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1092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参与式政策制定是政策创新的重要方向。但以往研究多关注参与者、民主决策方式等“去政府化”情景。文章基于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的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在“有为政府”情境下参与式政策创新的深化过程。文章提出:(1)在中国的“有为政府”情境下,仅仅通过开放共治环境,并不会实现参与式政策制定的纵向深化,治理链嵌入才是参与式政策创新实现纵向深化的直接动因;(2)治理链嵌入是市场主体向治理主体嵌入的过程,通过目标和行为嵌入,政策创新的参与者间合作更加紧密,不同主体的专业优势有效发挥,促进了参与式政策创新的纵向深化;(3)市场主体通过治理链嵌入促进政策创新,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创新的政策内生过程,通过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性,从而实现外部政策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相互赋能。文章对于参与式政策制定的理论和“有为政府”情境下参与式政策创新的实践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3.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体育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达的体育文化为美国小镇体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研究以美国体育小镇为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及ArcGIS地理信息绘图等方法和技术对美国体育小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体育小镇的布局属非均匀化发展,存在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且表现出"马太效应"。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体育小镇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机制,并以典型案例对体育小镇运行特点进行了剖析。建议我国体育小镇的建设应从目标引领、政策驱动、环境支持、形成正反馈循环和塑造灵魂等方面思考以推动体育小镇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国内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都以浸润式英语教学作为其教学特色,而学术英语(EAP)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本文尝试探讨实践多重"双导师"制度,构建从入学到离校伙伴式、书院式、科研为导向的渐进式共同学习体。从导师遴选机制、课程机制和组织建设三方面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双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