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教育   4941篇
科学研究   228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585篇
综合类   67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81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788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1059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752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优化藏书采访工作和流通管理,实现对藏书采访、藏书总量和结构等状况适时监测、评估、调控等的标准化管理。[方法/过程] 通过对H类指数中的H指数、A指数和G指数相关性、变异性和适应性分析,遴选适用于图书流通数据分析的A指数,并根据帕累托定律采用A指数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14-2018年的前20%的图书流通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A指数对中图法一级类目与读者性别、读者专业、读者年级以及图书出版社、图书出版年、单位等数据统计分析具有较理想的表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遴选核心读者群、核心出版者和核心出版年;同时发现,布拉德福定律不仅能够应用于期刊管理,而且能够应用于藏书管理。本文研究能够为探索H类指数分析高校图书馆藏书流通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如何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激烈运动、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后,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得到调整恢复,是运动训练工作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积极性休息是训练过程中消除疲劳、加速体能恢复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方法多样,在运用方面也应有所选择,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的细胞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人们对其产生的机理仍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的机制问题对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及最新进展情况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低血糖指数食物对短期恢复后运动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员在4小时短期内进食高、低血糖指数食物,对生理恢复及再运动耐力的影响.7名男子耐力长跑运动员,在间隔期不少于7天内,进行两项平衡重复测试.在实验当日,受试者先空腹十二小时,然后在跑台上以70%VO2max速度跑步90分钟.之后在实验室内进行休息,4小时后再以同样速度跑至力竭.休息期内,受试者分别进食高血糖指数([High Glycemic Index(HGI)]食物(GI=67)及低血糖指数[Low Glycemic Index(LGI)]食物(GI=37)(1.5克碳水化合物@公斤-1体重).两种食物均提供相同的热量(565±10千卡路里)及营养素(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15%,脂肪20%);同时,受试者须饮用相当于体重丢失量的1.5倍开水.结果显示,进食HGI食物后,再运动力竭时间延长15%,[HGI86.6±10.7分vs LGI75.2±8.1分].餐后两小时内的血糖反应显示,进食HGI食物后的血糖反应线下的面积比LGI食物大40%.受试者在两种实验情况下均能完全复水,水份平衡无显著差异(HGI112.7±8.7%vs LGI115.5±7.1%).进食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后,运动时和短期恢复期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提示,进食HGI食物后能延长再运动力竭时间,可能与增加肌肉糖原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功能态的改变是研究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概念的形成及特点,分析了运动性疲劳整体功能态与中“医证”的关系,为运动性疲劳的研究选择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有益于今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浅议运动性疲劳恢复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快慢,是否是1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否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这是运动训练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将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能力作为训练的内容,提高到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提出了训练“恢复能力”的生理机制及作用。并且还从疲劳发生的机理来讨论训练“恢复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恢复能力”可以进行训练,以及对不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提出了应用不同训练手段进行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