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饶恕     
我自小接受传统教育,知道一个人做了错事,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所谓公道。1921年,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医生,在诺桑白兰隔离医院当医官。一个冬天的晚上,在我到职不久之后,医院里接受了一位白喉病人。那是个6岁的孩子,喉间肿胀得十分厉害,若立刻割开气管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当时毫无经验,这种简单而重要的手术我还不曾试过。当我站在那间空阔而灯光明亮的手术室里,看着一位年长女佣和一位年轻的见习看护,把那奄奄一息的孩子放到手术台上的时候,我觉得身体打抖、冰凉,有如生病。  相似文献   
2.
体育仲裁院(CAS)仲裁庭认定俄罗斯著名运动员莎拉波娃的兴奋剂违纪行为并非故意,且不构成重大过错,将她的禁赛期由2年减缩到15个月。但该案的裁决存在若干问题。运动员在没有医药专业背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自行核对兴奋剂禁用清单存在重大风险。适用于马术案件的“委托理论”对其他体育项目内的兴奋剂案件并不合适,代理人的错误应当由运动员本人承担责任。运动员在兴奋剂检测时故意隐瞒自己的药物使用情况可能构成重大过错的证据之一。由于运动员有义务知悉禁用清单的内容,体育组织未能即时告知禁用清单新修订的情况并不能减轻运动员兴奋剂违纪的过错。违禁物质的代谢时间长可能会对判断运动员的过错程度产生影响。在认定运动员兴奋剂违纪的故意时,以客观主义的解释方法代替主观主义的解释方法,来分析运动员对兴奋剂违纪高风险的认知程度,更有利于打击兴奋剂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施行背景下,足球伤害法律适用出现了新发展,对足球治理带来新挑战和新影响。就足球伤害的侵权归责原则而言,过去广为适用的公平责任原则不再适用,这将极大地增强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活动参加者、组织者的信心。《民法典》第1176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文体活动自甘风险规则的构成要件,对于足球运动参加者明确足球伤害法律适用规则提出了新要求。在三阶层的体育伤害侵权构造下,足球伤害的法律适用将从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层次递次考量。其中,对于作为违法阻却要件的自甘风险规则认定和作为有责性组成部分的重大过失认定将成为《民法典》时代足球伤害法律适用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4.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上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源于动产的善意取得,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因其特性又异于一般善意取得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特殊性,深刻认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保障持票人权利,促进交易优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追偿制度是赔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造成侵权损害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追偿的制度。目前,国家赔偿法只作一般原则性规定,但在其运用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文阐明了设定追偿制度的一般原理,对我国追偿制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较之于结果加重犯,加重构成犯有其独立的犯罪构成,其主观罪过要求具有重大过失。将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合并为重大过失引入加重构成犯的罪过形式中,并排除疏忽大意过失构成加重构成犯的可能,有利于实现罪刑相当,限制加重构成犯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意思表示错误效力所涉及到的三个问题略作探讨。当产生用语错误时,通过意思表示解释,对法律行为的客观文义予以矫正,使之体现出表意人的真意,并按矫正后的文义发生法律效力;在产生重要错误场合,本文探讨了不允许表意人行使法律行为撤销权的几种情形;最后本文还对传达错误的效力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由于该条文原则化、抽象化,学界对于该条文的适用存在较大分歧。对此,首先需要界定环境侵权的含义,明确其客体指向——环境私益,与生态环境损害存在本质差异,明晰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及功能定位。然后对其适用范围进行限定,从可行性与法理依据两个角度论证生态环境损害适用惩罚性赔偿是一个伪命题;同时从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意图解释三个层面证实环境私益损害能够适用惩罚性赔偿。最后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则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是指对特定物权事实的不知,是一种主观不知的事实判断,而有无过失则是对第三人信赖的合理性判断.文章首先介绍了善意的起源、发展,探析了"善意"保护的效力渊源;进而分析了"善意"的内涵界定;最后从主体、主观、客观、时间四个方面论述了"善意"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见死不救、先挂号后抢救、独臂输氧……吸引眼球的文字间,仿佛透出几许披露真相的意气。日前,一篇关于江苏射阳车祸重伤男婴在医院死亡的报道,因直指院方态度冷漠、施救不当,存在重大过失,而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