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83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新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方式,因为其具有直观、生动、便捷、刺激等特点,在青少年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影响.它不仅极大的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信息共享,而且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学术刊物作者行为失范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王倩 《编辑之友》2002,(3):62-63
学术刊物是科学技术重要的信息来源,它在信息传播、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生产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业务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传媒高度发达,新媒体崛起的同时也成为犯罪传播的途径之一,专家针对网络媒体由于责任低下而传播失范,对青少年造成危害及犯罪行为的影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期第二板块《实证调研》栏目刊发了浙江传媒学院四位老师基于对某监狱的调查撰写的分析文章,主题为《新媒体下的传播失范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危害的调查》,文中描述了犯罪者在服刑前对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网络新闻总体来看正呈现出健康有序发展的整体态势,但其中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网上的道德失范既包括一般性的道德规范失落和道德意识缺乏而引发的不道德行为,也包括极端不道德行为,即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5.
一、图书定价失范的表现 在我国出版业不断取得繁荣的同时,图书定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失范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图书价格迅速增长,图书折扣越打越低.下面以1988年至1999年我国图书出版的相关指标来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彭前卫 《图书馆论坛》2006,26(4):8-11,7
主体性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关系是主体虚拟实践所构建的,虚构性是其本质特征。在从现实到虚拟转换过程中,主体的非理性冲破了理性的束缚,主导了主体的行为,造成了网络信息活动的失范。从主体性角度来看,防范网络信息活动失范,应从增加制度供给和强化主体理性着手,通过引导主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网络理性,以人的理性规范和引导非理性因素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7.
顾理平 《新闻知识》2005,(10):13-15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新闻信息对人的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现代人接受终身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来自新闻媒体,因此,新闻媒体传递的新闻信息是否合乎道德和法律规范,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但遗憾的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范行为却屡有所见。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每天傍晚时分,我国许多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便打起了“新闻擂台”。这种新闻竞争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令人欣喜的。  相似文献   
8.
9.
靖鸣  娄翠 《出版广角》2018,(1):9-1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传播学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碎片化阅读时代,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信息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阅读速度与新闻传播速度形成正比。诸多谣言信息"爆发式"传播引起了各界强烈不满,不仅损害公信力还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失范"变得显著,正确认识,合理约束,提高媒体人的专业操守与捍卫新闻的真实性都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