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1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教育   29658篇
科学研究   1710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714篇
综合类   414篇
文化理论   229篇
信息传播   158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601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3398篇
  2013年   3284篇
  2012年   3743篇
  2011年   4122篇
  2010年   3284篇
  2009年   2466篇
  2008年   2949篇
  2007年   1862篇
  2006年   1393篇
  2005年   1276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呈现出重视程度加大、对象内容扩展、资助重点在人才、体系框架初体现、投入力度增加、促进作用有体现等总体特征,但同时存在缺乏系统设计、功能定位、统筹协调等问题。面对未来,完善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需健全体系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4.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各个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其中,人的现代性是核心,精神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根源所在.根据精神性的内容,即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3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基础上,通过差异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性水平在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精神性模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模型中的每个因子负荷量均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性内容体系,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现代性追求的品质,丰富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27):1-2
在青年教师参加工作过程中,为了积累经验,掌握教学流程,"借鉴"成为走上讲台,站稳讲台的必由之路。在"借鉴"过程中,需要目标明确,了解自己需求和短板,准确借鉴;也要头脑清晰,找准借鉴方向;最后要将自己借鉴内容,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用好用实借鉴的成果,指导自身工作,为迅速成长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以例题与命题研究为着力点,以简驭博,以小见大,提升教师的结构化关联能力和实证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典型范例成为固着点,加强教师的结构化意识1.教师要基于原理开展典型教学我们改变以知识传递、陈述、模仿、结论为主的单一倾向,倡导从数学知识的本源、成因、矛盾切入知识点的教学,注重概念的产生根源、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义的形成与发展,增强发散性与扩展性,讲透原理,使每个知识点愈发灵动、舒展与深刻。  相似文献   
7.
8.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思维观念的转变、媒体关系的处理、技术系统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关键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与实践磨合,循序渐进方能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如何围绕学生全面成长这个主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幸福完整的人?5年前,一粒种子落户我家窗缝,它奇迹般的生长过程启发了我对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深度思考,并逐渐完善了一个教育思路:将每一个孩子看作一粒独特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种子,而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写的白纸。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教师只有去除心浮气躁,摒弃嘈杂喧闹,抛却急功近利,潜心学习方能凝神静气做真教育。大的教育理想,必须安安静静地在每一天中慢慢实现。教育是慢的事业,素养、品格的形成与提升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与守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