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教师在特定教育情境中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感知与聆听,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指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教育学上的意向性。教育学理解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与形成性理解等方面。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系统思考与学习。教师要善于积累厚实的教育理论,并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自觉运用教育理论感悟教育情境中的学生,提升自己的教育学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
课目教育学知识,实际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目知识、教育学知识与教育实践知识的一种特殊结晶,指的是学科教师对怎样依据学生的多样兴趣与能力,因地制宜地将具体的课目主题、问题和议题加以组织、表征与改编,进而提高开展教学的理解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运用理智的力量对自身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和事件进行反省和思考,以期获得对专业活动的教育学意义的理解。它追问的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对学生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运用理智的力量对自身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和事件进行反省和思考,以期获得对专业活动的教育学意义的理解。教育反思能够促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能够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深刻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迫切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的转变。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公共教育学课必须做出积极的变革:以丰富的生活世界作为变革之源,关注具体生存情境的四大要素——时间、空间、实体、关系;以培养教师的实践理性为教学之根本;把教育者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教育学变革的落脚点——升华教师对教育本真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深刻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迫切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的转变.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公共教育学课必须做出积极的变革:以丰富的生活世界作为变革之源,关注具体生存情境的四大要素--时间、空间、实体、关系;以培养教师的实践理性为教学之根本;把教育者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教育学变革的落脚点--升华教师对教育本真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教育学为教师角色重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现象学教育学视阈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与促进者、立足生活世界的观察与理解者和面对教育情境的反思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科学训练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未来教师)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的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性质及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有其特殊性。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激发、教育理论的学术探究、教育学课程的建构、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给师范生一个分析逻辑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教师的经验、学生的体验展示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生活世界。公共教育学课堂就是帮助师范生叩问教育的意义,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建构高师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学意向。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是一门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的师范类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教育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在教育学的教学中应该突出教育的文化性。本文以教育学教学应突出文化性为课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教育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源于现象学、解释学思想,突出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育学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试卷在高师生教育实习前后分别进行测试,并运用访谈法访谈部分参加实习的学生。结果显示:教育实习前后的教育学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的成绩高于实习前的成绩,高师生的教育学知识明显地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实习前后记忆型教育学知识与理解型教育学知识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前者明显下降,而后者明显提高,教育实习加深了高师生对教育的理解。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与态度、有效时间(讲课次数)、实习场所(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指导教师等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地实现教育实习的专业发展价值,需要解决师范生的态度与认识、有效时间、实习指导的实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引导师范生认识和理解教育,启发其教育智慧,提高其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无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现状,提出如何提高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建议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方面提高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重新理解师生关系——基于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它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情境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心情愉悦,反之,师生双方的内心会增添一份难以言说的烦恼.为了比较准确地理解师生关系的实质内涵,文章通过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探寻了师生关系中的情感特质及其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师德第一     
师德,是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师德,就是每一位教师以及一切直接或间接做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与其他行业不同,由于教师的工作职责不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更加丰富和具体,既涉及教师的职业特点—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热爱和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关键性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能;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然而,在理性层面上,教师是否能充分利用他们各方面的素质来发挥教育人的作用,还在于他们的教育观。教师的教育观是“主体(教师)对实在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一种理性认识,这种认识要受认识对象‘实然状态’的规定与制约”。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影响着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发挥,决定着教师对各种教育现象的认识判断,决定着教师的具体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笔者分别从教育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学与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作为教育学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而且丰富了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在教育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开发可以使教师吸纳教育实践知识,案例讨论可以使教师建构教育实践知识,案例总结可以使教师反思教育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学术”视野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两极的张力作用下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术理论基础,构建整合性“教育学术”。从“学术”的“人为性”的视角来考察“教育学术”时,就能理解“教育学术”的合法性。在“教育学术”视界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