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有关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自我分化指个体能在理智与情感、亲密与独立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为了探讨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影响及冲突评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中选取1023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在自我分化的四个方面,大学生情感断绝方面的分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自我立场,第三是人际融合,分化程度最低的方面是情绪反应;(2)父母冲突水平越高,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就会越消极,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也越低;(3)冲突评价的三个方面"冲突应对效能"、"冲突威胁认知"、"冲突自我归因"和父母冲突特征的"父母冲突解决"方面可依次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4)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在父母冲突与自我分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且中介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男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只有冲突应对效能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女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三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法调查听障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发现,听障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城镇户籍听障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听障大学生,家庭支持在各人口学变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自我接纳与家庭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与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接纳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家庭支持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信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研究结论,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家庭及专业人员的支持作用,构建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杨玲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2):49-53,106
以321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以及对两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具有显著相关;(2)工作价值观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支持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4)组织支持感对工作价值观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3)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社会支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察父亲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人际安全感与友谊质量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采用父母协同教养问卷、安全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93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协同教养正向预测青少年社会适应(γ=0.15,Z=2.19,p<0.05),而消极协同教养负向预测社会适应(γ=-0.18,Z=-4.83,p<0.001);人际安全感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与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友谊质量在积极/消极协同教养模型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路径均起调节作用。随友谊质量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协同教养、人际安全感均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越强,而消极协同教养对人际安全感的预测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依恋与冒险行为的关系,考察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冒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尊皆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冒险行为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同伴依恋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回避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在依恋焦虑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韦思怡 《教师》2023,(7):111-113
为了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及职业延迟满足、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文章作者采用就业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及Bootstrap方法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调节效应检验程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延迟满足在大学生就业焦虑和核心自我评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5%,社会支持在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提高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延迟满足水平,向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量表对10所高校的19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利他行为低于理论中值,自我效能感高于理论中值,获得社会支持比较高;(2)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季梦雨 《科教导刊》2024,(4):135-138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不仅能直接预测自我分化,还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我分化。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成人依恋和自我分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乐观在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更应该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颖红  刘丹 《中学教育》2019,16(3):94-100
同胞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胞关系问卷、自尊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97名仅有一个兄弟姐妹的非独生子女进行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同胞关系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出生顺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同胞关系、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头胎比二胎感受到的同胞冲突更多;同胞亲密关系与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冲突关系仅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同胞亲密而非冲突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胞亲密关系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仅限于头胎。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羞怯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2名初中生进行测量,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羞怯的关系,并探讨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羞怯、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羞怯水平,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直接负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初中生羞怯水平;(3)生活事件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消极和积极)教养方式与羞怯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大学生爱情态度的关系,检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自我效能感量表》、《爱情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337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爱情态度具有部分预测作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维度与大学生爱情态度的浪漫爱维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五”模型与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人格结构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orney,Sullivan和Rogers等临床心理学家很早发现亲密关系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了亲密关系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伴侣的人格特质是亲密关系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一,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类型和归因风格对伴侣间的亲密关系起调节作用。作为人格分类理论的“大五”模型能够较好描述和解释伴侣的人格结构,并通过NEO-PI五因素调查表对伴侣的人际行为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的神经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结果发现:(1)神经质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3)神经质对心理弹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4)核心自我评价在其神经质、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与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弹性之间也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2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大学生在校表现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进行测试,考察大学生人际信任在完美主义与在校表现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平均总体得分为152.48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学生完美主义个人标准因子及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完美主义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因子均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完美主义个人标准和条理性因子均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在校表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分别在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对在校表现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在校表现及人际信任有关。完美主义可以通过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对在校表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青少年人际适应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了2332名中学生的人际适应特点,并探讨家庭功能和情绪智力对中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人际适应水平从初一到高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女生在亲社会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3)情绪智力在家庭功能和人际适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探讨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北京、重庆、石家庄三所中学中选取110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应对方式的作用,以及亲子三角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多于消极应对方式;(2)父母冲突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冲突解决越差,青少年就会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少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且卷入亲子三角关系的程度也更高;(3)亲子三角关系各维度中,亲职化程度越高,青少年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越多,而替罪羊和跨代同盟的程度越高,青少年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则越多;(4)亲职化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替罪羊、跨代同盟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消极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