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武汉市300名女性公务员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分析女性公务员对健康内涵和自我健康的认识、参加休闲体育的动机、休闲体育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女性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健康知识认识不够全面,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偏少、项目简单、休闲消费偏低,住宅小区是女性主要休闲运动场所。制约她们参加休闲体育的因素是缺乏体育的兴趣和运动的技能、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场地设施的欠缺等。  相似文献   

2.
在“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进行研究.对体育社团管理模式、运动项目、参与社团动因、指导老师经费和运动场地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育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但目前广东省体育社团发展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价值.以此更好推进“阳光体有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性注意的差异,评价d2注意力测验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2注意力测验对7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健美操专业21人、篮球专业30人、羽毛球专业20人)和55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体育生在d2测验违规错误率上显著低于非体育生,但在任务完成量、集中程度、遗漏错误率上差异不显著。三组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生在遗漏错误率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羽毛球组和篮球组体育生在遗漏错误率上显著低于健美组,篮球组显著低于健美组;在任务完成总量,集中程度,违规错误率上不同项目体育生的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体育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优于非体育生,不同运动项目体育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存在差异。d2注意力测验在运动训练中具有较为有效的选择性注意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从所任教的初二年级中,选择了43名体弱学生,组成体弱锻炼组,试以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以发展学生身体和增强体质。这43名学生的特点是个子小、瘦弱、体育成绩不及格或刚及格。但他们当中大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优秀,其中不少学生因体育未达75分而评不上“三好”,还有的因为身体瘦弱精力不足,初二学习成绩比初一有所下降等,因此,必须采  相似文献   

5.
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对当代大学体育核心素养界定研究,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分析展开讨论。通过研究当代大学体育核心素养的要素分析,并对促进大学体育核心素养三大要点分析以体育态度、运动认知、健康促进三大维度进行分析;结合三大要点分析大学体育核心素养九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树立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有效途径,提出了提升大学对体育教育的认知、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体育边缘生,可以理解为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小学体育边缘生在体育课堂上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纪律性差、体育能力差、身体素质低、意志品质薄弱、自卑感强烈等方面,久而久之,有的学生甚至沦为“问题学生”。这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阻碍,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体育边缘生进行激活。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伴随人一生的运动,小学体育更是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从小喜欢运动的学生,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他们都会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自我的日常生活中,而从小不爱运动的伙伴们,任何时候,都会将运动作为一项痛苦的事来对待。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体育教学中的“赛”,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寻找体育运动乐趣,是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内驱力,是落实《体育与健康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8.
问绍飞 《体育科技》2014,(6):147-14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太仓市第一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参与体育的运动时间短,运动频率低,体育资源不足,阳光体育运动缺乏创新。并提出健全领导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大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和建设力度,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评价工作等对策和建议,以确保该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高校必须重新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快乐体育实现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高校冬季应从丰富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入手,通过开设校园越野滑雪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冰雪趣味比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0.
马加香 《体育科技》2013,(6):77-79,83
主要采用测量统计和实验法对宿迁学院甲、乙两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的心理疗法个案研究.实验前运用成熟稳定的全国通用的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测试,身体条件能够支持完成体育干预-心理疗法的实验,并根据被试的身心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各种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灵活安排各个运动时间并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15周的试探性干预实验.实验证明,合理运动负荷体育干预和日常心理疗法的结合互动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有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趣”,一般是指一种积极参与的意识倾向。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兴趣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同时又受年龄、环境、个性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这一问题对西安地区六所专业性质不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和一所大学的部分初中生(共395人)进行了“体育兴趣和爱好的问卷调查”,同时,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对其个性进行相关比较。试图从大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程度、年龄对体育兴趣的影响,参加体育运动的契机,今后打算从事的运动项目以及个性因素与体育兴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男子大学生间不同专业性质学科间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个性因素间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发生分化和内省化趋势,即由竞技运动性向户外娱乐性方面转移。②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其价值和功能,而是在于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12.
前言教育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规定:“对病残学生应专门开设保健课,开展医疗体育。”但是,这项工作往往被忽视,认为:大学生进校是“百里挑一”,身体都是健康的;即或有体弱病残学生,也为数颇少,无关宏要,因此,似无必要在大学开设体育保健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设冰雪运动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我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冰雪运动体育课程的开设不够合理,出现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重点发展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冰雪运动体育课程”已成为当前我省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重点。此项研究结合健康体育教育和现代体育教育,对冰雪运动课程在普遍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普通高校冰雪体育运动课程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跑球运动是基于篮球运动项目技战术而形成的一种易学好懂、规则明确、比赛激烈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是在国务院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指引之下,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指出的“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形成体育爱好;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要求创造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29日,作为首都体育学院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国际体育学术论坛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一起,以“体育运动:教育、健康与超越”为主题,进行了有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医学方向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人类早已知道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有“生命在于运动”之说。因为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过体育运动来治疗疾病,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并使之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体系——体育医疗。近年来,在体育医疗上又萌发了一个新芽,即内脏运动疗法。据有关报导:“用电疗器刺激颈部两侧的‘内脏运动点’刹时可见腹领以及胸、腹腔脏器在电刺激的推动下出现有规律的运动。”“这是依据生命在于运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徐文静 《体育师友》2012,35(5):44-46
摘要:在阐述灾难的同时,总结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提出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必要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改良。这种改良不是推翻传统体育项目,而是对锻炼方式、方法进行合理改良,将应对灾难的自救、救他技能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为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技能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期望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力争体育项目的改良从理论到实践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21,(2):42-44
<正>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缺乏运动技能是学生不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1],因此,学校体育非常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教育部2011年就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兴趣及其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则是实施体育的基本手段。大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与其对运动是否感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运动兴趣实际上已成为参加运动的内在动力之一。只有根据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因势利导,才能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滕轲  朱春燕 《体育世界》2009,(12):104-1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阐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时代意义,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的瓶颈:社会体育氛围不够浓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生的健身意识不够强烈;体育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运动场所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