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生活现象与实践的异质性与加速化挑战着体育基本概念的语义和语用范畴,关于“什么是体育”的思考方式为面向未来的体育研究提供不同的逻辑起点与概念“锚定”方案。为更好回应新时代中国“体育”概念的主体性自洽,研究从体育语言游戏的复杂性出发,系统阐释“真义体育”(PE)与“大体育”(sport)作为中文体育概念核心语词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的以人自身之“在”为核心的完整叙事想象,在不断走向国家与个体相联结、跨文化包容的现代化进程中以汇流的方式构成“体育”的新语境,其中“乐趣”(have fun)、“玩”(play)和“游戏”(game)以自在自为的形式内在规定着的“体育”基本元素,并以家族相似性构成更具内涵整体性与外延包容性的“大体育”(sport)概念认知转向——作为回归人类寻求乐趣的本性,以规则化、社会化建构的方式实践生命的意义再创造游戏,“体育”在其所型构的逻辑空间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的想象”。藉由引入意向性建构与语言生活等多元论观点,试图超越人工语言与日常语言分析流派局限,呈现新时代语境下“大体育”(sport)的逻辑生成,渐次完成对“什么是体育”的历史与现实的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人们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的态度与体育概念本身的混乱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作者尝试从“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混淆体育概念、影响到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一观点入手,借助对体育“概念”的理论分析,提出改变体育课程名称,并相应的推广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尝试从这一角度来帮助解决体育在教育中的困境问题,并希望能对当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文化 体育 体育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是在“文化热”中提出的来一个概念。不少同志对这一概念提出了异义。认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在逻辑上讲不通,提出“体育文化”概念,无疑是说体育不是文化。这里涉及到对“文化”一词的理解。目前,对“体育文化”这一概念的使用,也较为混乱,主观随意性较大。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含义。因此,正确理解或规范这一  相似文献   

4.
"体育理念"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体育理念”一词的用法比较混乱,究其原因是对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没有搞清楚。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学的方法对“体育理念”的概念及内涵进行辨析,认为体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其现象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我国体育概念问题的症结主要集中在“体育”、“竞技运动”的意义混淆与使用混乱上。本文从逻辑学和人文溯源中探求体育与竞技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否定之否定下不断分离与融合,进而提出了新的体育概念体系——当代“体育”应是一个多义词,应作多义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6.
Sports与5P关系解析--研究体育概念应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澄清体育语词概念使用的混乱状况,在阐明我国体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了竞技(Sports)与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身体教育(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身体娱乐(体娱)(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和身体适应能力(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这些关键语词的各自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促进我国体育与竞技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1935年10月,30年代颇有影响的体育月刊——《勤奋体育月报》,在其第三卷第一期上举办了一次“国民游戏”有奖征求活动。 所谓“国民游戏”就是在全国全民范围内开展的活动。这是旧中国的体育工作者们看到英国以足球为“国球”、美国以橄榄球为“国球”、日本以捧球为“国球”后,意在推动中国的体育普及而发起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以“我国应采何种体育运动为国民游戏”之题目,设奖  相似文献   

8.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运动类APP的概念和分类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文献对运动类APP的概念命名文献较多但逻辑混乱,可能与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存在混乱、各学科对于概念的命名原则存在争议、学术界对于“体育”概念本身存在分歧有关;手机应用市场和学术文献对运动健身类APP的分类也存在逻辑混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莫豪庆  曹翔 《精武》2012,(3):40-41
本文就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变异”运用曲现象,知:疏怠学情、难于奏效,场面热闹、实则低效,盲目求快、难连目标,兴奋过早、重点难保等进行审视,并对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有“目的不明、主次错位,设计随意、忽略安全,理解有误、盲目求“戏”,调控不力、导致混乱等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体育游戏有效服务于体育教学的建议,希望在引入美国小学SPARK课程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与实施之机,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进行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主动“体育游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将体育课的内容融入到“体肯游戏”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区别于根据大纲规定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为了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将深圳第一技工学校94、95级432名学生(14~15岁)分为传统教学班和主动“体育游戏”教学班。传统教学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传  相似文献   

11.
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游戏”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游戏”都是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许多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好活动性游戏课,掌握好从事活动性游戏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我国的“体育(Tiyu)”,还是一个多义词,必须作多义解读。主要有五义:第一义是用作总概念的“体育”(Tiyu),第二义是用作教育结构要素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习惯称体操为“竞技体操”,其在国际上的正确概念名称是“艺术体操”。“竞技”与“艺术”无论是字面还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及高等院校有关体操教科书对竞技体操概念的解释忽略了体操艺术美这一最本质特征和内涵。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工作语言为法语、德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诸语种早就把“竞技体操”改称为“艺术体操”,而我国仍沿袭使用“竞技体操”这一陈旧的概念名  相似文献   

14.
“体能”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能”的概念在体育界中应用比较混乱,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体能”概念论述的分类和总结,并对“体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规定了“体能”定义的外延,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以便于这一概念在体育科研及其它领域进行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于“体育”与“运动竞技”两概念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体育(Physical Edncation),什么是运动竞技(Sport),两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是体育理论领域里必答不可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日本体育理论界很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在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各种各样的观点。无疑,这些观点对于弄清体育与运动竞技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含义和提高体育理论水平是非常有益的。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日本对“体育”与“运动竞技”两概念研究的现状、增进我国体育理论界对日本体育理论界在这一研究上的进一步了解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体育·娱乐与娱乐体育十堰大学潘从龙一、前言本文的目的是根据马库塞的游戏理论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概念。首先,将介绍“娱乐体育”,它是我们目前已知的体育概念的一个替换概念。其次,将探讨娱乐体育与基本不具备娱乐要素的体育在哪些方面存有差异。第三,娱乐体育概念...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体育游戏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方式,是全民健身运动和社区体育的优选载体。更是专业体育运动的辅助手段,并在体育教学的主体内容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的体育院校(系)的教学中,无一例外都设置了这门课程。笔者在从事体育游戏教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说过:“游戏比正经事都正经。”首都体育学院王文生教授也认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创造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学校体育教育更应该重新审视游戏因素在各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常见体育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大鱼网”等,因为具有趣味性、易操作等特点,一直深受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喜爱。笔者就以“老鹰捉小鸡”游戏为案例,变换游戏名称、创新玩法对学生游戏参与、身心发展的影响(即游戏的教育性)进行教学实践,和各位专家、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19.
欲求体育教学的整体面貌有根本性的改观,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术语作规范化的界定,术语的混乱是概念不清的表现。因而就“体育教学法”与“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原则”与“体育教学规律”几个基本术语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