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迅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以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保持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区情有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揭示其内部各地经济发展的相似差异性,评价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是正确制订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顺泉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38-39,54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区科技创新实力状况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设置了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区科技创新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各省区科技创新实力状况的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区科技创新实力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转移作为支撑.本文在分析了技术转移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工程项目带动技术转移、进行社会技术引进等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2004—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为研究样本,从项目年代、地区、学科、机构分布以及项目结项、成果产出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西部项目设立10年来在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西部项目今后的发展及西部地区科研工作者申报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在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对于国家和政府从何入手去发展西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本配置效率及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等。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实现我国第三步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力争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水利基础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面对深刻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西部要利用自己的优势 ,营造投资环境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增强竞争意识 ,形成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的核心,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实力薄弱是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促进中心城市崛起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对外开放等4个方面选取15项核心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并由此提出加快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东、中、西部几大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这也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区域科技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创新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政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对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东中部地区对比后提出:西部地区今后应在投融资机制、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资源大省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形成科学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判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新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国家西部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基于“3R”等多项原则,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2002-2010年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定量分析的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间和空间差异的研究,既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与状态的重要指标,主要是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一定产业结构的区域内必然有着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论文从时间维和空间维两个方面,对辽宁省沿海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6个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布局和其空间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21世纪地理学的特点:"从定性、静态到定量、动态研究",从而做到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在研究中应用了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辽宁海洋经济地区差异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主要采用动态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海洋经济发展过程和地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区域海洋经济差异的统计方法主要采用区位商、洛伦兹曲线和集中化指数(或基尼系数)、威佛组合指数。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有机组合,则能在定量分析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增加了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从而也改变了人文、经济地理主要以依赖思辨方法的文字描述来阐明客观现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区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消耗过量、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该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阐释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有根 《未来与发展》2010,33(11):39-42,24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呈现出诸多不适应性。面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如何从高等教育中分化独立、升级发展和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职教育突破困境和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资源的开发、加工与利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则与其利用强度成正比。本文就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是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地方院校的本职工作,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应有责任。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人才培养条件平台、人才培养机制运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五个方面均产生显著影响,以期对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Abstract: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long-term separating status of the libraries make the library industry hav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Eliminat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conforms with the brand-new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olicy guidance.It's also the bright future the libraries look forward to.Reduc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is the duty-bou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especially the library staff.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so as to give people some inspiration.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化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黄和平  毕军 《资源科学》2006,28(6):20-27
循环经济要求的是资源效率与效益化原则,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及指标体系设计也必须贯彻这一根本原则。物质流分析(MFA)方法为资源、废弃物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在阐述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巢式等级理论,构建了适合于研究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拟定了区域循环经济评判模型,并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本文构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及指标分级标准对于本研究区是适用的,其评价模型也完全可用于相关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雏形; ②武进区2004年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处于IV级水平,即基本不循环状态,其下属的3个功能指标的评价结果表现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③从各个具体指标的评价结果看,资源生产率、废弃物排放强度、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是其中最为薄弱的几个环节。文章最后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予以了展望,为区域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的职能也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其大学职能的显著特征,也是汇聚办学资源、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部分一流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指出当前存在的质量有待提升、服务发展不平衡、协议落实不足等问题,提出在一流大学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要破除旧有思想观念、开发校内既有资源、着力优化服务体系、推进政府、大学、企业协同治理,以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进行现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