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国大学学院设置比较戚业国学院制于40年后再回到我国大学,如何适应学科发展的规律,适应现代大学管理的需要科学地重建学院,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本文对世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实行学院制历史悠久的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四国63所典型大学学院划分作一归类比...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面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借鉴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丰富经验,无疑有利于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以德国、荷兰、芬兰、瑞士四国具有典型性的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比较上述四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现状、组织和运行结构、优势特色等,分析其异同,揭示其启示,以期为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尽管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制度差异显著,但几种典型模式,包括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等,不但支撑了各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美、英、法、德四国都属于西方文化体系,就文化的互通性而言,它们之间比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之间更易相通相融。尽管如此,四国现代大学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母语均为非英语,教育体制均为中央集权制的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尽管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认识模糊,但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02年和1999年开始了各自的"卓越计划"、"卓越大学计划"、"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以及"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进行探索。由于四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内容的不同,它们所取得的建设成效也各有差异。从政策背景来看:政策的执行时间不一致,人均GDP和高教生均经费/人均GDP的差异较大,但是四国的教育经费/GDP和科研经费/GDP比较接近,可见四国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为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思想和经济基础;人才储备差异较大,其中日本的人才储备最完备,法国次之,德国和韩国则在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人口上各有劣势;四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均属于集权制,因此其在大学入学权、大学所有权、财政预算、课程设置以及教员身份上都受中央政府或者国家的控制。从政策内容来看:建设资金相差悬殊;建设周期都较长且都分期进行;除法国同时注重建设大学和研究生院外,其他三国的建设对象均为大学;四国都选择了将少部分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集中战略"。从政策效应来看:德国的"卓越计划"极大改善了参与大学的基本面貌,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为青年研究者(特别是博士后青年研究者)提供了科研机会,但是该政策也对德国的大学治理、人力资源发展以及学科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在"2003年危机"的刺激下,法国2010年"卓越大学计划"的外显目的仍然是提升其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位次,但是时至今日法国甚至并未达到这一直接目的;日本"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促成了极致的研究,建成了教育基地,雇佣了青年研究人员,建立了大学校长领导下的有效治理结构,促进了校企合作以及实施了双专业教育体系;韩国的"BK21工程"在扩大韩国知识分子规模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科研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引领和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国内外远程开放大学的建设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为了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办好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随着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作为顶层设计范畴的组织结构问题成为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以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四国具有典型性的开放大学作为分析对象,比较上述四国开放大学的发展现状、组织和运行结构、优势特色等,分析其异同,揭示其启示,以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组织结构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研究了美、德、日、法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异同,指出了西方四国国有经济管理的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10月4日,为期一天的欧盟四国小型峰会在法国举行。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四国领导人就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达成共识。他们表示,欧盟各国应协调合作,通过扶持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惩罚问题企业领导人等方式,恢复欧盟金融秩序和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8.
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四国的当代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并就其初等教育课程设置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冯典 《高等教育研究》2015,(10):103-109
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是近代欧洲大学分化和法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改革的产物。大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共同奠定了法国大学模式二元并存的体制结构和集权、共生和区隔等特征,也形成了法国大学、科学与政府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帝国大学确立了政府管控的制度框架,科学和技术是专家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力量干预大学科学发展,以及政府和体制化科学存在诸多联系。20世纪50-90年代法国文化界的学术反思运动深化了人们对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及澳大利亚四国科研评价体系的梳理,发现发达国家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以"目的"为主要评价导向,确立资源配置方式;以国家政策或法律为行动指南,建立科研评价国际标准;以"效益"为中心,追求"量"但更强调"质";以"学科类别"评价为基础,建立多元评价方法。这可以为我国完善和建设结构合理的"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国开放大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各国的政策法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不仅为开放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而且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的开放大学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受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影响,四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模式、法律地位、办学自主权和学位授予权等方面的特点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开放大学发展所需的上位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法律以确保开放大学的地位和办学自主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开放大学的经费来源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国开放大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各国的政策法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不仅为开放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而且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的开放大学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受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影响,四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模式、法律地位、办学自主权和学位授予权等方面的特点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开放大学发展所需的上位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法律以确保开放大学的地位和办学自主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开放大学的经费来源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法国、德国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湖北省有关高校的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人访问考察了法国教育部培训中心、马克西姆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通过考察,对法国、德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学职能的丰富,大学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第一次学院革命使大学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第二次学院革命则使经济功能更多地渗透在大学和大学教师中,他们进一步成为咨询者、创业者。本文通过回顾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四国的实践,揭示了中外各国高校教师角色共同的变化趋势,即走出象牙塔,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承担多元化的角色。这种趋势呼吁中国的大学积极稳妥地进行制度变革,解放教师的知识生产力,以使作为"社会轴心机构"的大学承担起更多价值创造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材料一:新华网消息:应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四国总统的邀请,胡锦涛主席于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对俄联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  相似文献   

16.
英美日印四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日、印四国大学创业教育在课程建设、项目引领、资金保障、服务与支持体系、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中毕业生能否赴国外留学?在春季高考刚刚结束、新学年开始之即,关于高中生毕业生是否可以出国留学的读者来信和询问日益增多,本刊特就其中的典型问题采访了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四国权威留学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中、新、韩、日四国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四国课程目标的内容层次大体一致,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然而,四国在组成结构、知识与技能的内涵、数学能力的外延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倾向性均存在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得到一些启示:应注重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应注重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适当精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BRICS: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及其研究小组看到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这四个新兴国家的巨大发展潜力,创造了"金砖四国"(BRIC)这个新词,由上述四国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当时,高盛公司预计,到2042年,"金砖四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超过全球最发达的七个国家即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GDP之和.此后,"金砖四国"概念不仅成了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常用词,还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格局.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同年12月,四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South Africa)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对促进我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是必要的。由于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在我国才刚刚开始,而国外特别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四国在这方面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借鉴这四国的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经验,对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和改变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