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物流业呈稳步、快速发展态势,物流业的基础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在我国物流高速增长时期,出现了市场物流人才供求之间的巨大缺口。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这带来了物流教育要求的急剧增长。至2005年9月,全国有48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科专业,高职生15万人。一方面,巨大的物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众多院校积极投身物流专业教育;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物流技术型和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因而出现了部分高职物流专业学生“不好用”、“相对过剩”等现象。分析一下该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定位目标不准确;课程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太紧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实践需要。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岗位群,即策略层次的物流业务主管、运输主管、仓储主管和客户服务主管,以及操作层次的业务员、营销员、仓管员和理货员。能力本位是高职物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岩松 《教育探索》2008,(12):76-77
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以解决市场上出现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不好用”又“相对过剩”等问题,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应从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物流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初、中级物流管理人才。通过剖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对如何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阐述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物流管理专业的运作应以院校教育为基础,构建院校教育与企业互动的教学体系;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构建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创建有自己"品牌"的、培养物流这一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所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的基本设想.以期有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13所高职院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比例较高,但“双师”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呈正态分布,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教师学历集中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上,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多数无实际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和项目不统一,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差异较大,缺乏明确规范。因此有必要建立专业协会组织,研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定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物流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物流专业教育、加强物流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在教学建设中,必须体现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定位、各校设置物流专业的教育特色定位以及各校学生就业的环境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7.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因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方向。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参考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经验,对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课程载体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术工作领域或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定位毕业生的业务规格,构建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作者就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作一个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对工商管理专业,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旨在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根据当前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根据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课程设置的探讨——以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课程设置中,应理清与中职课程的衔接关系,正确处理直接就业与专升本、文化素质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岗住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各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理有据,从而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秀的农民就是农村人才,骨干农民、中坚核心农民是农村人才的主体,他们支撑着中国农业的未来.本文分析我国农民素质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加强我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要求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营造人人成才的环境;从人才教育源头、过程寻找突破口,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建立并完善培植农村人才的学校教育新体制;推进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培植中坚农民和骨干农民;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KAQ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存在着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就业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KAQ结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KAQ构成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三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前提,也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更新教育观念问题。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应当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知识能力统一的教师观。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16.
谈艺术欣赏课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开设艺术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职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关系到技能人才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技能人才思维空间的拓展,从宏观上引导高职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专业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力结构适应岗位要求,素质结构满足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双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企业属性和职业教育"双环境"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2+1”模式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中,一年的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但其教学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要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文案、运行、考核、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发展的需求决定的,就业市场对于高职人才的要求从一般技能型人才向综合型的高职业能力人才转变。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人才发展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制定科学化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从而深化专业实践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高职教育实践课程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实践要求和企业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运输组织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集运输组织管理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的综合性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运用成果导向教学的理念指导《运输组织管理》课程改革,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成果),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